初秋的长沙依旧炎热,刚退休的张阿姨(化名)常把空调开至22度,窝在沙发追剧。没几天,她膝盖便像浸了冷水,又沉又痛,连上下楼都费劲。到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关节外科门诊就诊,罗海恩主任检查她的膝关节后提醒:这是“寒湿痹阻”,空调冷气把“老寒腿”给引出来了。

“秋老虎”期间,本是阳气旺盛之时,但过度贪凉,空调冷风就成了“虚邪贼风”,会悄悄侵入膝盖。痹虚,谓气虚之人病诸痹也,说明正气不足是根本,风寒湿邪外侵是诱因。环境低温高湿会明显加重关节疼痛,低温还会降低滑液粘度,加快软骨退变。

冷气袭膝,中医怎么看?

中医将空调引发的膝痛归于“痹症”范畴。秋老虎期间腠理开泄,汗孔舒张,此时冷气长驱直入,与体内湿气结合形成“寒湿”停滞关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寒主收引,凝滞气血,不通则痛;湿性重浊,困阻阳气,令关节酸沉无力。

湖南本就湿气偏重,高温多雨季节,湿热交蒸,人体内湿本难祛除。此时若一味依赖空调低温,无异于雪上加霜。

如何防“寒”杜渐,保护膝盖?

罗海恩主任建议:

1.使用空调有智慧:

温度守则:26℃是黄金温度,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切忌对着风口直吹,备条薄毯或护膝(优选透气材质)覆盖膝部。

护膝小物:办公室或卧室常备一条薄毯或轻便的护膝(选择透气材质),感觉凉意时及时覆盖膝部。

适时关“风”:入睡后人体卫气入里,更易受寒,可定时关闭或调高温度,改用风扇促进空气流通。

2.简便穴位按揉法(每日坚持5~10分钟):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约三横指)。用拇指按压揉动,有助活血祛瘀,驱散寒湿。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四横指),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常按此穴能强壮脾胃,化湿散寒,提升正气。

委中穴:膝后腘窝横纹中点。双手搓热,反复拍打或按揉此穴,“腰背委中求”,对下肢气血疏通极佳。

手法:拇指指腹按压穴位,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揉按1~2分钟。每日1~2次。

3.饮食祛湿散寒:

【姜的妙用】

“冬吃萝卜夏吃姜”,早晨喝杯温热的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3颗掰开煮水),温中散寒。做菜多放姜丝、姜片。

【巧吃辣椒】

湖南人爱辣,辣椒辛温,能发汗散寒。但需适量,避免上火。搭配冬瓜、薏米(薏苡仁)等利湿食材更佳,如冬瓜薏米排骨汤。

【时令瓜豆】

丝瓜、冬瓜、扁豆(白扁豆)能清热利湿。可煮丝瓜豆腐汤或白扁豆粥。

【慎食生冷】

冰镇饮料、西瓜等寒凉食物易伤脾胃阳气,助长内湿,浅尝辄止。

膝已受寒,如何“暖”回来?

若已感膝部冷痛酸沉,试试这些方法:

1.热敷驱寒:睡前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温度适宜,避免烫伤)敷膝盖15~20分钟。或艾叶、花椒、粗盐炒热装布袋热敷(注意温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驱散寒邪。

2.适度活动:“流水不腐”,避免久坐久吹空调。做轻柔的关节活动,如坐姿缓慢伸屈膝盖、平躺“空蹬自行车”,或打打简化太极拳,活动气血。

3.中医治疗:症状明显或持续不缓解,请及时就医。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关节科结合中西医优势,提供以下非药物治疗:

中药内服外敷:辨证开具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方药(如独活寄生汤加减);外用中药封包、熏蒸直达病所。

特色外治法:艾灸(温通经络)、拔罐(祛风除湿)、中药定向透药、火龙罐等,精准驱寒除痹。

物理治疗与康复:超短波、冲击波等改善循环,专业康复师指导肌力训练。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关节科罗海恩主任提醒:关节是身体的“轴承”,怕寒怕湿。空调虽爽,但使用不当即成“寒腿”帮凶。科学纳凉,适度运动,辅以食疗穴位保健,方能远离“老寒腿”。若持续出现关节不适,请务必及时到正规医院关节专科就诊,早干预,才能早受益。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骨伤三科(关节外科) 张道伟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