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刷到这话术特心动?毕竟真金镯子动辄几万,这百来块的“平替”看着太香了!
直到看了央视的调查,才发现这玩意儿根本就是“披着黄金皮的健康刺客”!
先说说这“沙金”的真面目有多离谱。商家吹得天花乱坠,说是什么越南、缅甸来的天然沙金,含金量能到5%,结果记者跑到浙江义乌小商品城一打听,商户都乐了:“啥沙金啊?就是黄铜镀了层0.05微米的金!比指甲盖还薄的镀层,戴俩月蹭掉了,底下的铜色就露出来了!”
图源:央视财经
更魔幻的是价格套路。
义乌出厂价才10块钱的黄铜镯子
到夜市摇身一变成“沙金”卖40块
进了直播间包装成
“越南古法提纯款”,
直接翻十倍卖上百!
合着我们买的不是首饰,是主播的“演技税” 啊?
最吓人的还不是掉色,是这玩意儿能让人过敏!专家把“沙金镯子”拿去检测,发现里面全是铜镍合金,镀层一掉,镍就开始疯狂 “输出”。国家标准规定镍释放量每星期每平方厘米不能超过0.5微克,结果这些镯子的镍含量直接超标上千倍!
图源:央视财经
有消费者戴了没几天,胳膊就又红又痒,跟被小龙虾夹过似的,去黑猫投诉平台维权的人都排起队了。医生说镍是最常见的致敏金属,长期戴这玩意儿,皮肤过敏都是轻的,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
图源:央视财经
更气人的是商家的“碰瓷”操作。有的“老凤詳”,跟正经品牌“老凤祥”就差一个字;有的直接挂“老庙沙金”的招牌,不明真相的人还真容易以为是大品牌出的平价款。要是真信了他们“支持回收”“和黄金一样”的鬼话,那可就亏大了 —— 毕竟谁会回收一个10块钱的黄铜镯子呢?
法律界人士也说了,这种“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操作,要是销售金额够数,商家可是要面临罚金、拘役甚至有期徒刑的!所以啊,想买金首饰的家人们别贪小便宜了,要么咬咬牙买真金(至少有保值性),要么就买明确标注“合金”“镀金”的饰品,别被“沙金”这俩字忽悠了,到时候钱花了,胳膊还遭罪,多不值当!
来源: 文字图片来源参考:人民网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