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生态系统如同一首宏大而精妙的交响曲,在这曲自然之歌中,鸟类以其灵动的身姿、多彩的羽衣和悦耳的啼鸣,成为了最为引人注目的音符之一。科普守护绿色家园。泉州市科协携手泉州市观鸟学会开设“鸟瞰科学”专题科普栏目,不定期发布鸟类科普知识,择优展播学生征文及绘画作品,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教育,关注鸟类保护与研究,共同维护生态平衡。这里有精心绘制的鸟类绘画,以艺术的笔触勾勒出它们的美丽轮廓;有高清逼真的鸟类图片,展现它们在林间飞翔、觅食、嬉戏的瞬间,诠释生命的活力与灵动。让我们走进充满奇妙与惊喜的鸟类世界,探索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独特价值。

林雕 摄影作者:郑榕凯

林雕 摄影作者:郑榕凯

征文鉴赏 ·《羽翼轻扬,平凡亮堂**》******

2024年丰泽区征文、绘画大赛

作者:庄语晨

泉州市东海中学 初二(13)班

/ 指导老师 郑冰京 /

我家住在洛阳桥边上,所以,观察白鹭不知不觉已成了日常。漫步在洛阳桥上,晨风吹拂着我的脸颊,一股凉意涌上心头。周围皆是奔腾的洛阳江水和枝繁叶茂的红树林。微风吹来,江水碧波荡漾。忽然几个白点映入眼帘,就像绿树中盛开了白色的花朵。小花们怎么在动?定睛一看,哦!原来是群调皮的白鹭。“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看完余光中爷爷的这篇文章,我合上了书页,而那些文字却依然在脑海盘旋。我带着对洛阳桥的好奇和憧憬,伴着早已映染天边浅绛的夕阳,和家人一同彳亍在洛阳桥畔,品味着洛阳桥的自然和美好。来到了树梢上,你看,树梢上飘荡着一片片嫩绿的树叶,好像小船一样在风中飘荡,还有树底下那漂亮的花朵,红的、黄的、紫的,在阳光下绽放得十分美丽,随风飘舞。远处,小虫子们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追逐,真是好玩极了。它的眼睛小而乌黑,炯炯有光扫周围万象自然界;它的羽翅轻而有力,带它自由翱翔于城村市井间;它的爪子短而敏利,在阳光下一蹦一跳尽展欢颜。它便是麻雀,一种平平凡凡的鸟儿。

小时候在老家,火车道后面有望不尽的田野,尤其在金秋,总能活跃着成群结队的麻雀。我总在稻谷熟时,搬上小凳子,津津有味地看它们在铺了厚厚一层金子的田野里蹦蹦跳跳、叽叽啾啾,风声和着鸟鸣,掀起秋波稻浪。在城里,也常会有几只小麻雀驻足电线上,像活跃的音符,唱着生命的歌。

我布设下陷阱,照着闰土的方法,用栓绳的小棍支起簸箕,撒些稻种。不知是这儿麻雀要比鲁迅故乡的聪明,还是我精心制作的装置太拙劣?竟没有麻雀愿意光顾。正是,“麻雀是天地间自由的飞鸟,从不甘在笼中被拘束,养不长的。”

麻雀不仅仅是天地间自由自在的飞鸟,也是坚守热爱的代表,是勤勤恳恳,努力生活的人们的代表。

麻雀总是忠实守护着热爱的乡土。其他候鸟在迁徙时节飞走离乡。而麻雀却选择留下来,我发现它头、背上的毛是熟悉的棕褐色,是大地的色彩。于是它便成了这片土地生命的纪实,田间年复一年的播收,村镇日月换新天的变迁,都一帧帧地被它记录下来。

然而,小学毕业,我却没能留在这块土地,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这座新的城市继续学习。就像候鸟一样,每到寒暑假,就是我“迁徙回家的时节”。

上学路上,我惊喜地发现几只蹦跶的麻雀。有的在地上,有的在枝上。不断地鸣叫,像是它们唤醒了黎明。在日出升起后,金灿灿的曙光照亮了黎明前的夜色,整个世界都亮堂了。

后面,麻雀开始筑巢了,仅靠一张小嘴,衔来草茎,再加上自己的羽毛。从此,我只看见它忙忙碌碌的小身影。尽管台风一刮,努力白费。也只扑扑身上的灰尘,重新振作,鸟巢也一步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他们都说“麻雀虽小”,是的,它如此微小,如此平凡,却一直有着不被困难打倒的毅力,每当有小坎坷时,那一只只坚守、努力的麻雀便具象化了。一直激励我,卷土重来,脚踏实地,就这样一直走下去。

“看似平常最崎岖,成功容易却艰辛。”一路走来,记忆里总有麻雀的陪伴、鼓励。麻雀从来也不平凡;我也甘心熬过所有意外的困难崎岖,也相信终会抵达意料之中的彼岸。

绘画作品 .**《对话》**2024年丰泽区征文、绘画大赛

作者:陈梓涵****泉州市浔江小学 五年级(1)班

科普延展 ***.***林雕
鹰形目鹰科

成鸟通体黑褐色,额至枕部羽色稍浅并具暗棕色羽干纹,头顶至后颈羽毛呈披针形,羽端具金属光泽;翼尖呈手指状,尾羽较长,呈扇状,具 3-4 道宽阔的灰白色横斑,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喙粗壮弯曲,呈黑色,基部蜡膜黄色;虹膜暗褐色;脚黄色,爪黑色。幼鸟羽色较成鸟浅,体羽多杂有棕白色斑点,尾上横斑更明显。

主要栖息于海拔 1000-2500 米的茂密山地森林,尤喜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及常绿阔叶林,依赖高大乔木作为停歇和筑巢场所。

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亚洲,包括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泰国、中南半岛及印度尼西亚等地。国内主要见于西南(四川、云南)、华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及华东(浙江、江西)等地区,为留鸟或夏候鸟。

肉食性猛禽,主要以中小型哺乳动物(野兔、啮齿类、松鼠)、鸟类(雉类、鸠鸽类)、爬行类(蛇、蜥蜴)为食,偶尔捕食两栖类及大型昆虫。

在泉州为罕见留鸟,主要分布于德化、永春、安溪、惠安等县的高海拔山地森林(如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惠安县笔架山等)。近郊低海拔林地(如清源山、紫帽山)也有其繁殖记录。

来源: 福建省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