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关注健康、预防亚健康已成为全民共同关注的话题。在这一背景下,体重管理作为健康维护的重要一环,其意义尤为突出。而对于正在接受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来说,体重问题不仅涉及外观或自信,更直接关系到整体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长期康复进程。

由于疾病本身特点、药物副作用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类患者常常面临体重增加甚至肥胖的困扰,进一步加重其生理负担与心理压力。因此,科学、系统地管理体重,对精神病患者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体重增加的常见原因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老年及躯体疾病精神科女病房主任、主任医师方政华指出,精神病患者体重增加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药物副作用、代谢紊乱、生活方式改变及心理因素。

许多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喹硫平等)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影响食欲中枢,导致食欲增强、进食增多,同时还可能引起代谢减慢或胰岛素抵抗。精神疾病本身也可伴发代谢紊乱,使能量消耗降低,造成热量积聚。

此外,患者常因症状影响出现乏力、社交退缩、活动减少,或借助高热量饮食缓解情绪,进一步加剧体重上升。

二、科学管理体重的综合策略

1. 药物调整与定期监测

如体重显著增加,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评估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的可能性,优先选择对代谢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应定期监测体重指数(BMI)、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早发现并干预代谢相关问题。

2. 建立均衡饮食模式

饮食控制是体重管理的核心。建议合理安排三餐,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原则,增加蔬菜、优质蛋白和全谷物的摄入,限制高糖、高脂及加工食品。可适当准备健康零食,如坚果和水果,避免暴饮暴食及含糖饮料。

3. 循序渐进开展运动

从低强度活动(如散步、瑜伽、家务)开始,逐步增加至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提升代谢、消耗热量。选择感兴趣的运动方式并融入社交互动,更有利于坚持。严重肥胖或合并心肺疾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锻炼。

4. 借助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在体重调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如通过耳穴压豆、穴位贴敷(常用穴位包括关元、丰隆等)、热奄包等方式刺激穴位,可调节胃肠功能、促进代谢,辅助体重管理。

5. 重视心理与行为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CBT)有助于患者认识到不良饮食行为的成因,并逐步建立健康习惯。正念饮食练习可提高进食时的觉察力,减少无意识过量摄入。家人和社会支持也极为关键,应共同营造积极、包容的环境,避免指责,增强患者信心与自我管理能力。

方政华主任提醒:体重管理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多管齐下的过程,切忌擅自停药或极端节食。应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优化、合理饮食、科学运动、行为干预与体重监测,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健康管理。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老年及躯体疾病精神科女 杨念怀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