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 淼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主任医师

罗健钊 林健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审核:刘文静 广东省口腔医院 主任医师

有一天,林伯在吃面时,突然掉了一颗大牙。他惊叹道:“我还没退休,怎么牙齿提前‘退休’了呢!”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由于长期忽视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而导致牙周病,进而出现牙齿提前“退休”(脱落)的情况。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牙齿提前“退休”背后的真相和预防措施,通过提前干预来延长牙齿的使用寿命。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什么是牙周病?

牙周病是一种影响牙齿支持结构(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牙龈炎是牙周病的早期形式,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容易出血,尤其是在刷牙或使用牙线时。患者还可能会有口臭。在这个阶段,疾病主要是由牙菌斑引起,但损害通常是可逆的,通过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专业的治疗可以逆转。与牙龈炎相比,牙周炎除了出现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等症状。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为什么会患牙周病?

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牙菌斑。此外,牙结石、色素沉着、不良修复体、夜间磨牙、牙齿排列不齐和食物嵌塞,以及吸烟和精神压力等,都会促进牙周病的发生。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牙周病有哪些危害?

牙周病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对咀嚼和发音等功能造成影响。此外,牙周病与多种全身性疾病密切相关,比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四、哪个年龄段容易患牙周病?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患牙周病,但更常见于35岁以上的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口腔卫生不良的人群、孕妇及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

最近在27个国家进行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在35~44岁的人群中,牙周病的患病率约为73%,在65~74岁的人群中高达82%。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人牙周患病率在90%以上,成人各年龄组(35~44岁、55~64岁和65~74岁)的牙周健康率均不足10%,55~64岁年龄组牙周健康率仅为5%。

五、如何治疗牙周病?

治疗牙周病的主要对策是去除牙菌斑,这一过程通常包括4个阶段。

基础治疗阶段:通过洗牙清除牙齿表面牙龈上的牙菌斑和牙结石,然后通过深层次的“牙龈下洗牙”来清除牙龈下的牙菌斑和牙结石,有些人还需配合药物治疗。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手术治疗阶段:在基础治疗结束后1~3个月,如果治疗效果不好,则需进行牙周手术如翻瓣术,在直视下清除牙菌斑等。

图6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修复治疗阶段:牙周病的修复治疗通常在手术后2~3个月,牙周稳定时进行。此时可以对缺失牙进行修复,有需要时也可进行正畸治疗。

图7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牙周支持治疗阶段:建议每3~6个月到正规口腔医院复查一次,约1年拍摄X线片一次,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治疗,终生坚持控制牙菌斑。

图8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六、如何预防牙周病?

牙周病是可防可治的,可通过以下措施预防牙周病。

科学刷牙:使用保健牙刷,并每3~4个月定期更换;采用巴氏刷牙法,使用含氟牙膏,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饭后应及时漱口,以去除食物残渣;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或牙间隙刷清洁牙齿间隙。

图9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均衡饮食:确保摄入多种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同时减少高糖和酸性食物的摄入,避免食物残渣在口腔中停留过久,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均衡的饮食能够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营养,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更有效地抵御牙周病。

注意早期信号:如果您的牙龈比平时更加红肿,或在刷牙或使用牙线时出现出血,或清洁口腔后仍然有口臭或其他口腔问题,建议您及时就医。

图10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研究表明,心理压力过大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增加患牙周病的风险。因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建议通过适当的休息、社交活动、规律的锻炼等方式来有效缓解压力。

图1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戒烟:吸烟是导致牙周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戒烟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吸烟者患牙周病的风险明显高于非吸烟者。长期吸烟不仅会加速牙槽骨的流失,还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严重威胁牙周健康。

图1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牙齿提前“退休”,罪魁祸首不是年龄,而是牙周病这个隐形杀手!重视口腔卫生,从此刻开始,让牙齿稳稳“站岗”,守护你灿烂笑容的每一刻!

图1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参考文献

[1]NAZIR M, AL-ANSARI A, AL-KHALIFA K, et al. Global Prevalence of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Lack of Its Surveillance[J]. Sci World J , 2020,2020:2146160.

[2]冯希平.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C]//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 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八次口腔预防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8: 14+13.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