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通勤路上刷视频、工作间隙看消息、睡前刷朋友圈成了常态。但你是否注意到,长期低头看手机时,脖子会悄悄发出“抗议”——僵硬、酸痛甚至头晕。这些不适可能是颈椎病的早期信号,而“低头族”正是颈椎病的高发人群。
颈椎由7节椎体组成,像一串灵活的珠子支撑着头部,正常情况下有自然的前凸弧度。当我们低头看手机时,头部前倾的角度会让颈椎承受额外压力:低头15度时颈椎负重约12公斤,低头30度时增至18公斤,低头60度时则高达27公斤,相当于头顶着一袋大米。长期保持这种姿势,会导致颈椎周围的肌肉、韧带持续紧张,逐渐出现劳损,颈椎的生理曲度也会变直甚至反弓,进而压迫神经和血管,引发颈椎病。
颈椎病的症状远不止脖子疼。轻度患者会感到颈肩部僵硬、酸痛,活动时伴有弹响声;严重时可能出现上肢麻木、无力,头晕头痛,甚至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更令人担忧的是,颈椎病正呈现年轻化趋势,以往多见于中老年人的疾病,如今在20-30岁的年轻人中也越来越常见,这与长期低头看手机、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密切相关。
很多人认为脖子疼忍忍就过去了,这种想法其实很危险。颈椎一旦发生器质性病变,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往往难以逆转。如果忽视早期信号,任由病情发展,可能需要长期治疗,甚至手术干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比发病后再治疗更为重要。
预防颈椎病,首先要控制低头看手机的时间。建议遵循“20-20-20”原则:每低头看手机20分钟,就抬头眺望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20秒,让颈椎得到短暂放松。同时要注意看手机的姿势,尽量将手机举到与视线平齐的高度,减少低头角度,避免长时间窝在沙发或床上看手机。
其次,要养成主动锻炼颈椎的习惯。每天花10分钟做颈椎保健操,能有效缓解肌肉紧张:站立或坐直,缓慢低头让下巴贴近胸口,保持5秒后复位;再缓慢仰头看天花板,保持5秒,重复5-10次;然后左右转头,让耳朵尽量贴近肩膀,左右各保持5秒。这些简单的动作能增强颈椎周围肌肉力量,维持颈椎稳定性。
选择合适的生活用品也能帮颈椎“减负”。枕头的高度和硬度很重要,理想的枕头应能支撑颈椎的自然曲度,高度以仰卧时一拳、侧卧时与肩同宽为宜,材质可选乳胶或记忆棉,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枕头。办公族可以在椅子上放置腰靠,保持腰部挺直,让颈椎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
此外,调整生活习惯同样关键。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工作或学习1小时后起身活动5分钟;减少熬夜刷手机的时间,睡前尽量将手机放在离床较远的地方;坚持每周进行3次以上的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羽毛球等,这些运动能改善颈肩部血液循环,增强肌肉耐力。
颈椎的健康关乎生活质量,而保护颈椎需要从细节做起。别让手机偷走你的颈椎健康,从今天起,控制低头时间,坚持科学锻炼,养成良好习惯。当你抬起头时,不仅能看到更远的风景,更能给颈椎一份温柔的呵护。记住,预防颈椎病没有捷径,唯有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让颈椎始终保持灵活与活力,远离疼痛困扰。
来源: 山西白求恩医院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