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金蝉脱壳
【释义】:“金蝉”,即蝉,俗称知了。“壳”是蝉体表覆盖着的坚硬外骨骼,该结构虽具备护卫内脏等生理机能,却无法伴随身体发育同步扩展。当蝉经历若虫到成虫的变态发育阶段时,需通过蜕皮来摒弃旧的外骨骼,只留下蝉壳还挂在枝头。比喻利用或制造假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也可形容事物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出处】: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军事谋略家孙武所撰《三十六计》之第二十一策——“金蝉脱壳”。此计最初取意于自然界中蝉类生物褪去旧壳,并用空壳来迷惑敌人的习性,历经演化引申为通过制造虚假表象实现战略转移或发生本质性的变革。
【拓展】:“金蝉脱壳”作为经典成语,常与“瞒天过海”“声东击西”等近义表述相互映照,强调通过策略性欺骗或迷惑手段实现目标。例如:潘冬子采用瞒天过海的办法,将棉衣里浸透盐水,巧妙躲过“靖卫团”的搜查,成功把盐送到红军手里;魏孝文帝一直想迁都洛阳,但遭到了守旧贵族的强烈反对,所以他巧妙运用声东击西的策略,假借南征之名,成功迁都洛阳。与之相对应的反义词组则为“自投罗网”“坐以待毙”,此类词汇用以比喻自己主动陷入困境或危险之中,或被动等待失败或灭亡,与主动摆脱困境的行为完全相反。
【成语中的动物】:“金蝉脱壳”这个成语生动诠释了蝉在羽化为成虫的蜕变过程中,会巧妙地蜕去制约其生长的旧壳,自身则轻盈飞走,而留下空壳来迷惑天敌,该意象被引申为人类运用智慧制造假象或利用时机,巧妙地摆脱困境、危险或束缚,使对手被迷惑而无法追踪或察觉。
小档案
名称:蝉
英文名:Cicada
别名:金蝉、寒蝉、黑蚱蝉、知了、蠽蟟、蜩螗
体长:通常2~7厘米(不含翅膀)
体重:4~10克
隶属科目: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半翅目,蝉科
传奇指数:★★★★☆
出场时间:盛夏时节
魅力靓照:
帅气成虫(图片来源:[1])
刚蜕皮的蝉(图片来源:[2])
相貌特征:蝉的成虫头部圆圆扁扁的,上面顶着一对圆溜溜的大复眼和三个小单眼,看起来特别呆萌。身上有一层坚硬的外骨骼,背上有两对像薄纱一样的翅膀。雄蝉腹部有个发音器,雌蝉腹部则有产卵管。
生活习性:蝉不管是成虫还是若虫,都靠用尖尖的口器戳进植物表皮,吸食汁液充饥。蝉的成虫视力一般,但听觉灵敏,喜欢住在高高的树上,尤其是夏天午后天气越热,雄蝉就叫得越起劲越响亮。
成长繁衍:蝉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其生命周期依次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蝉堪称生物界的“忍者大师”!它们的若虫一般在地下度过长达3~5年,甚至17年的时期。在此期间,它们完全依赖汲取植物根系的汁液维持生命,于黑暗之中完成多次蜕皮生长过程。待发育成熟之际,若虫会在夏夜破土而出,攀爬到树干或植被上实现关键性的蜕变,脱去旧壳,羽化成带翅膀的成虫。然而成虫阶段的寿命短暂,通常仅能存活数周至一两月时间,其主要使命就是:雄蝉鸣叫、求偶交配、雌蝉产卵。一旦完成繁殖任务,随即进入生命终章。新孵化出的若虫坠落地面后,立即开启新一轮的地下蛰伏周期,形成生命循环体系。
分布范围:蝉广泛分布于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地区。其栖息环境涵盖各类植被覆盖区,包括森林、果园、公园,甚至城市绿化带,只要有树的地方,夏天就可能听到它们的鸣叫。据统计,目前全球已记录在册的蝉类品种达3000余种。
奇葩故事:蝉鸣竟可与汽车喇叭声抗衡?真的假的?真的!
论嗓门,蝉绝对是王者!它们可是昆虫界的“重金属摇滚主唱”。雄蝉腹部基底处的发声器官构造精妙,结构就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鼓,鼓膜通过肌肉高速振动发声,因此蝉的声音可传一千米之遥。实验数据显示,有些种类的蝉鸣声能轻松突破100分贝,比电钻声、割草机等电动工具的操作声还响,甚至超过90分贝的汽车喇叭声!想象一下,整片树林的蝉一起开鸣,那简直就是一场震耳欲聋的“自然交响乐”,难怪能“吵赢”汽车喇叭!不过,这嘹亮的歌声是爱的宣言,只为吸引雌蝉的注意。
参考文献:
[1]八桂乡音袅袅.广西各地“知了(蝉)”的说法[EB/OL].(2023-04-11)[2025-08-21].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3888244622745485836
[2]何桂花 陈绍金 田盛琦.金蝉脱壳!生命的蜕变[EB/OL].(2024-07-31)[2025-08-20].https://www.ccwb.cn/web/info/20240731211831DS2UGQ.html
来源: 自己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