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小区遛弯,李阿姨(化名)被突然窜出的流浪猫抓伤了手背,留下几道深刻的血痕。她本想用水冲冲了事,但想起邻居说过“猫抓可能得狂犬病”。赶紧去了医院及时处理,但需要打狂犬疫苗。生活中,被家养宠物、流浪猫狗甚至动物园的猴子抓伤咬伤并不少见。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120急救中心李雄辉主任医师提醒,面对这些小意外,惊慌失措或错误处理可能带来大麻烦。这份“哺乳动物咬伤急救指南”,请务必收好。
动物唾液里有哪些“隐形杀手”?
动物口腔携带大量细菌和病毒,可能通过伤口侵入人体:
1.猫抓咬:极易引发深层感染,猫牙细长如针,细菌直达深处,常见“猫抓病”细菌。
2.狗咬伤:可能传播特殊细菌,尤其对免疫力弱的人危险。
3.猴子抓咬:有传播致命“猴疱疹病毒”(B病毒)的风险。
4.蝙蝠接触:是狂犬病主要传播源,即使微小伤口或黏膜接触也极危险。
5.狂犬病毒:一旦发病,几乎100%致命,及时预防是关键。
如何紧急处理?
1.压住伤口,举高伤处
用干净的布、毛巾或衣物用力按压伤口止血;
将受伤部位抬高到超过心脏的位置。
2.彻底冲洗是核心
在流动自来水下,用肥皂仔细清洗伤口及周围皮肤;
持续冲洗至少15分钟,这是最关键的步骤。
3.简单包扎,避免污染
冲洗后用干净纱布覆盖伤口;
冰敷消肿:毛巾包裹冰袋敷伤口周围,每次10-15分钟。
务必避免的急救误区:
1.用嘴吸伤口。
2.涂抹草药/牙膏/酱油。
3.自行挤压或切开伤口。
4.忽视小伤口。
哪些情况必须立刻去医院?
1.伤口情况:伤口深、出血多;发生在手、脚、关节、面部;被猫咬出小孔;被猴子、蝙蝠、野生动物所伤;伤口红肿流脓。
2.被流浪、来历不明、行为异常等动物咬伤;接触了蝙蝠。
3.伤者合并以下情况:年龄在50岁以上;患有糖尿病或肝病;长期服药或化疗;孕妇。
医院里医生会做什么?
1.深度清洁:
使用消毒溶液彻底冲洗伤口深处。
2.伤口处理:
3.必要检查:
手部或关节伤:拍X光片。
婴幼儿头皮伤:CT检查。
4.药物与疫苗:
狂犬疫苗:4针(当天/第3/7/14天),严重时加免疫球蛋白。
抗生素:猫咬伤、手部伤、深伤口、免疫力低下者需要。
特殊动物风险与处理
后续观察与报告
1.伤口:出现红肿加剧、跳痛、发烧情况,立即回医院就诊。
2.肇事动物(家养):隔离观察10天,异常时通知疾控部门。
3.报告:所有咬伤事件需向疾控中心报告。
专家提醒
120急救中心李雄辉主任温馨提醒:动物咬伤后,慌乱奔跑或错误处理可能加速病菌扩散。冷静下来,第一时间彻底冲洗伤口,是自救最关键的一步。及时就医,守住“狂犬病”和“严重感染”两道安全防线。记住急救口诀:一冲二防三观察;被蝙蝠接触必须马上就医。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120急救中心 蒋耀萱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蒋耀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