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是一种常见但时常被忽略的健康问题。了解其成因和防治方法,对于维护消化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胆结石是什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专家介绍,胆囊是附着在肝上的“小袋子”,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和免疫器官,它不仅具有储存、浓缩、排泄胆汁的功能,还有辅助调节肝内外胆道压力的作用。

胆结石是指在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固态物质,主要由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盐等成分构成。涵盖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但日常生活中,公众提及的“胆结石”通常特指胆囊结石。

胆里出现“石头”,主要有两个形成原因:

1、胆汁在胆囊和胆管内淤滞,发生沉积,形成结石。

2、胆汁的各成分比例失调,如胆固醇含量过多,结晶析出引起结石。

哪些人是高危人群?

1、女性

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倍,雌激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2、40岁以上

年龄增长与胆囊收缩功能减退相关。

3、肥胖

肥胖人群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倍。

4、多次生育

孕期激素变化与生理压迫共同导致胆汁淤积。

5、家族史

遗传因素(如ABCG8基因突变)可影响胆固醇代谢。

胆结石有什么症状?

多数胆结石患者初期无症状。当其堵塞胆道时,会引发剧烈胆绞痛。

并发症包括:

1、急性胆囊炎:由结石梗阻继发感染所致。

2、胆管炎与急性胰腺炎:结石掉入胆总管引发,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

如何预防和治疗胆结石?

(一)预防策略

1、均衡饮食

保持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2、规律进食

定时吃三餐,尤其要吃早餐,避免胆汁长时间淤积。

3、保持健康体重

避免肥胖,但也要避免过快减肥。

4、充足饮水

保证每日饮水量,有助于胆汁的稀释和排泄。

(二)治疗方式

1、无症状观察

对于无意中发现的、无任何症状的静止性结石,通常无需治疗,定期观察即可。

2、药物治疗

使用口服药物来溶解胆固醇结石,但疗程长、复发率高,适用人群有限。

3、手术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术式。这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成熟,术后恢复快。部分人术后会有轻微消化不良(一般可恢复)。

胆结石是现代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病,其形成与胆汁成分失衡和胆囊功能密切相关。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风险。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并决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宣传法制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宣传法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