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发现尿液呈粉红色、洗肉水色甚至鲜红色,心中难免会咯噔一下,需警惕——这种现象可能是“血尿”。它是我们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发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警示信号。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杨健主任带您了解这盏“红灯”,助您科学应对。
看到“红色尿”,就是血尿吗?先分真与假
尿液变红未必是真血尿,可能是“假血尿”:
1.食物染色:如果您刚吃了大量的红心火龙果、甜菜根或黑莓等富含天然色素的食物,尿液可能会被暂时染成红色。
2.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结核药利福平、一些泻药或抗生素,也会让尿液颜色发生改变。
3.“邻居”的干扰:对女性而言,经期血液可能混入尿液样本;痔疮出血也可能造成假象。
如何确认是真的血尿?
最靠谱的方法只有一个:做尿常规检查。
在尿常规报告中,关键要看“尿沉渣镜检红细胞”这一项。如果医生在显微镜下看到,每高倍视野里有3个或更多的红细胞,那么无论肉眼能否看出,都可以确诊为血尿。
1.肉眼血尿:就是我们自己眼睛就能看到的红色尿液。
2.镜下血尿:肉眼看尿液颜色正常,但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红细胞。
重要提示:尿常规报告单上的“潜血”或“隐血”(常显示为“+”号)阳性,不完全等于血尿。仪器有时会将其他物质误判,最终诊断必须以显微镜下看到的红细胞为准。
血从哪里来?排尿时机里的“破案”线索
血尿出现的时间点,能为医生判断出血部位提供重要线索。
1.初始血尿:排尿刚开始时是红色的,随后尿液变清。问题很可能出在“排水管”的末端——尿道。
2.终末血尿:快尿完的时候才出现红色尿液。问题可能出在膀胱颈部、后尿道或前列腺。
3.全程血尿:从始至终,整个排尿过程尿液都是均匀的红色。这通常意味着出血点位置较高,可能来自肾脏、输尿管或膀胱。
血尿背后,藏着哪些“元凶”?
以下是几个导致血尿最常见的“元凶”:
1.尿路感染:这是引起血尿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有时还会发烧、腰痛。
2.尿路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在移动时,其尖锐的边缘会划伤泌尿道黏膜,引起出血。典型症状是剧烈的腰腹部绞痛,疼痛感可能向下腹部、大腿内侧放射,常让人坐立不安,甚至恶心呕吐。
3.泌尿系统肿瘤(最危险的信号):膀胱癌、肾癌、输尿管癌等恶性肿瘤,其最典型、最需要警惕的信号就是——“无痛性肉眼血尿”。也就是尿血,但不觉得疼。尤其对于中老年人,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必须立刻就医排查。
4.前列腺疾病:良性前列腺增生导致腺体表面血管破裂,或前列腺炎,都可能引起血尿。
5.损伤与其他:剧烈运动、身体受到外伤,或服用某些特定药物(如抗凝药过量)也可能导致暂时性血尿。
发现血尿怎么办?
1.冷静,但别拖延:勿恐慌,但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2.观察并记录:就诊前需记录以下信息,会非常有帮助
血尿是全程、初始还是终末、颜色深浅及有无血块;
是否伴随疼痛(腰痛、腹痛、排尿痛);
有无尿频、尿急、发烧等症状;
近期是否吃特殊食物或药物、有无剧烈运动。
特别警示:这些情况,刻不容缓
如果您的血尿伴随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请尽快就医:携带新鲜的尿液样本(最好是晨起第一次排尿的中段尿)。
1.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尤其是年龄超过40岁、有长期吸烟史的人,必须高度警惕肿瘤可能。
2.血尿伴有剧烈腰痛:提示可能是结石在“作祟”。
3.血尿伴有高烧、发冷: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的感染。
4.血尿伴有尿量明显减少、身体浮肿:提示肾脏可能出现了严重问题。
5.血尿中含有大量血块,甚至导致排尿困难。
如何预防,让“红灯”远离?
多喝水:保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心肾功能正常者),是预防结石和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1.不憋尿:及时排空膀胱,减少细菌滋生和对膀胱黏膜的损伤。
2.戒烟:吸烟是膀胱癌明确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3.健康饮食:均衡营养,限制高盐、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预防结石。
4.谨慎用药: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
5.定期体检:尿常规和泌尿系统B超是发现早期问题的绝佳筛查手段,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坚持检查。
专家提醒
泌尿外科杨健主任温馨提醒:血尿是身体发出的明确警报,最危险的往往是那种不痛不痒的血尿,因为它可能是恶性肿瘤唯一的早期信号。请记住:面对血尿,宁可“虚惊一场”,也别错过诊治时机。及时就医是对自己健康最负责任的选择。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杜珊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杜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