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人们纷纷涌向滨海城市,海上冲浪、游泳是我们最常见的游玩项目。但是,据估计,全球每年有数百起与离岸流相关的溺水事故。因此,遇到离岸流(也称为“离岸潮”或“裂流”)极其危险,但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措施能极大提升生还几率。
首先,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切勿尝试对抗离岸流!千万不要逆流游向岸边!即便是最为专业的游泳健将,也难以抵御离岸流的强大力量,强行对抗只会迅速耗尽体力,进而导致溺水。
以下是关键应对步骤:
一、立即采取的行动(自救)
1. 保持冷静,保存体力
· 恐慌是最大的敌人。离岸流通常不会将人“拖拽至水底”,而是把人拉离海岸。要不断提醒自己保持漂浮状态,并稳定呼吸。
2. 大声呼救,挥手寻求帮助
· 一旦意识到被卷入离岸流,应立即面向岸边,挥动双臂并大声呼救,以引起救生员或周围人的注意。这是首要且至关重要的步骤。
3. 大声呼救,挥手寻求帮助· 一旦意识到被卷入离岸流,应立即面向岸边,挥动双臂并大声呼救,以引起救生员或周围人的注意。这是首要且至关重要的步骤。在夜间或低能见度情况下,可以辅以闪光灯、手电筒或其他发光信号工具,以便更有效地引起注意。
4. 顺应水流,但切勿放弃
· 绝不要尝试逆流而游!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与离岸流正面抗衡,必将导致快速力竭,几分钟内便会筋疲力尽。
5. 平行于海岸方向游动
· 离岸流通常范围较窄,宽度一般在几米至几十米之间。
· 向两侧(左或右)平行于海岸的方向游动,以便尽快游出离岸流的狭窄通道。
· 观察岸边,选择一个方向(左或右)持续游动。
6. 抓住时机,借助波浪回岸
· 一旦感觉到水流拉力减弱(即已游出离岸流区域),立即改变方向,顺着波浪方向朝岸边斜向游回。
7. 如果无法游出,则保持漂浮等待救援
· 若体力不支或游泳技术不佳,无法游出离岸流,另一个有效的策略是:
· 放松身体,仰卧漂浮在水面上(Face Up, Float Up)。这样可以保存体力,维持呼吸。
· 离岸流通常在到达一定范围后(海浪线之外)力量会减弱并消散。你可能会被带向远处,但水流终会停止。此时再挥手呼救,并等待救援,或者等到水流消散后,再慢慢借助波浪的力量游回岸边。
二、如何识别离岸流(预防胜于应对)
最佳的应对策略是避免被卷入。在下水前,花几分钟观察海面:注意颜色异常、波浪异常、泡沫线中断和漂浮物去向。每年全球因未观察海面而遭遇离岸流的事故数量惊人。例如,在澳大利亚,仅2019年就有超过100起相关救援事件,其中许多是由于游客和当地居民未能在下水前观察海面情况。这强调了花时间观察海面动态的重要性,以提前识别潜在的危险。
· 颜色异常:两侧为白色浪花和浅水区(浑浊),而离岸流通道因水更深,颜色显得更暗、更蓝或更绿。
· 波浪异常:两侧海浪都在破碎,但有一条狭窄通道没有或很少有波浪破碎。
· 泡沫线中断:海面上有一条因波浪破碎形成的白色泡沫线,但其中有一段出现了明显的缺口。
· 漂浮物去向:观察到海草、泡沫、泥沙被持续拉向海洋深处。
重要提示:始终在有救生员值班的海滩游泳,并在其划定的安全区域内活动。下水前注意观察警示旗:红旗表示该区域禁止游泳,黄旗表示需要谨慎,绿旗则意味着条件安全,适合游泳。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对旗帜的使用有不同的规定,了解当地的安全标志至关重要。
· 红旗:表示危险,禁止下水。
· 黄旗:提示警告,需谨慎下水。
· 绿旗:显示条件安全,可以下水。
· 红黄旗:代表救生员看守的安全游泳区域。
三、如果看到有人被卷入离岸流
1. 切勿盲目下水施救!否则你可能也会陷入危险。
2. 立即呼救!大声呼叫救生员或拨打急救电话(在中国是110/120,在很多国家是112)。
3. 寻找漂浮物:如果条件允许,寻找身边的救生圈、浮板、冲浪板或其他任何能漂浮的物品,瞄准被困者附近的位置投掷,确保他们能够成功抓住。
4. 指导他们:在岸上大声呼喊,指导他们“保持冷静”、“随波逐流”、“向两边游”。可以重复呼喊这些指示并辅以明显的手势,如指向两侧示意横向游动,以确保被困者能够理解并跟随指导行动。
总结而言,如果不幸被卷入离岸流,请记住这个救命口诀:“勿对抗,先呼救,随流漂,横向游!”保持冷静并运用这些知识是确保生存的关键。
来源: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