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科学普及,言之有据。为保证肿瘤知识科普的权威性和严谨性,中国抗癌协会依托《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即CACA指南,按照疾病“防筛诊治康”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连续四年撰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以CACA指南核心观点为创作源,全面推进我国肿瘤防治权威科普创作和推广。

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CACA指南,我知你知,全程管理,全息发力”。中国抗癌协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覆盖28个瘤种、41个技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为大家分享核心知识,摘取部分内容,供参阅使用。

问题11:放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原则和常用方案有哪些,放疗与化疗联合使用的效果如何?

核心观点:放疗是局部晚期胰腺癌重要治疗手段,控制肿瘤并缓解症状。

观点解读:对于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患者,放疗能抑制肿瘤生长,缓解因肿瘤压迫引起的疼痛或消化道梗阻,是关键的局部控制方法,帮助延缓病情进展。

问题12: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胰腺癌患者带来了新希望,目前有哪些常用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方法,各自的适用人群有哪些?

核心观点:治疗方案需结合基因检测和个体情况综合制订。

观点解读:靶向和免疫治疗并非人人适用,必须通过基因检测明确突变类型,同时考虑肿瘤分期、身体状态等因素。例如,体质差的患者可能无法承受联合治疗,需个性化调整方案,确保疗效与安全性平衡。

问题13:胰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进行营养补充?

核心观点:低脂高蛋白饮食,多吃鱼蛋豆类。

观点解读:胰腺受损后消化脂肪能力下降,少吃肥肉、油炸食品,避免腹泻腹痛。同时多吃鱼、鸡蛋、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能促进伤口愈合和体力恢复。

问题14:术后随访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随访的项目和时间安排是怎样的?

核心观点:随访频率前两年每 3 月一次,五年后每年复查。

观点解读:术后前两年是复发高峰期,需每 3 个月全面检查一次。第三到五年复发风险降低,改为每半年复查。五年后若未复发,每年复查一次即可。实际安排会根据患者年龄、肿瘤分期、术后恢复等灵活调整,比如高危患者可能缩短复查间隔。

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