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科学普及,言之有据。为保证肿瘤知识科普的权威性和严谨性,中国抗癌协会依托《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即CACA指南,按照疾病“防筛诊治康”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连续四年撰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以CACA指南核心观点为创作源,全面推进我国肿瘤防治权威科普创作和推广。
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CACA指南,我知你知,全程管理,全息发力”。中国抗癌协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覆盖28个瘤种、41个技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为大家分享核心知识,摘取部分内容,供参阅使用。
问题6:筛查过程中,CA199 等肿瘤标志物的作用及局限性有哪些?
核心观点:CA199 是辅助诊断胰腺癌的重要指标,但无法单独确诊。
观点解读:CA199 水平升高可作为胰腺癌的参考信号,提示医生进一步检查。但它也会因其他疾病(如胰腺炎、肝病)升高,因此必须结合影像学、活检等结果综合判断,不能仅凭这一指标确诊。
问题7: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与哪些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如何进行鉴别诊断?
核心观点:影像学检查是鉴别胰腺癌的核心手段。
观点解读:CT、MRI 能清晰显示胰腺肿瘤位置、大小及周围组织是否受侵犯,超声内镜(EUS)对微小病变更敏感。这些无创检查能快速区分胰腺癌与其他腹部疾病。
问题8:在影像学检查中,CT、MRI、PET 等各自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优势和侧重点是什么?
核心观点: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精准度。
观点解读:CT 快速筛查整体情况,MRI 精查局部软组织关系,PET-CT 排查全身转移,三者优势互补。比如术前用 CT+MRI 评估局部,用 PET-CT 排除远处转移,确保诊断更全面可靠。
问题9:新辅助治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哪些患者适合进行新辅助治疗?
核心观点:术前缩小肿瘤体积,促进手术切除。
观点解读:部分原本因肿瘤太大或侵犯血管而无法手术的患者,经过新辅助治疗后,肿瘤可能缩小到可切除范围,从而获得手术机会,提高治疗效果。
问题10:化疗是胰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常用的化疗药物和方案有哪些,如何选择?
核心观点:常用化疗药物包括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等 6 种。
观点解读: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氟尿嘧啶、伊立替康、顺铂、卡培他滨是最常用化疗药,医生会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单用或组合使用。
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