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当有人被诊断为“胆管癌晚期”时,很多人会陷入绝望,这也反映了该疾病的凶险性和难治性。但医学的进步正在改写胆管癌患者的治疗结局,临床上可以通过先进的“降期治疗”,使部分原本无法手术的晚期患者成功获得根治性腹腔镜手术切除的机会,重燃患者生命希望。
近期,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普外科肖广发主任、程发辉、张宇主治医师、史佳庆医师团队成功为一名69岁老年晚期胆管癌患者,经转化降期后成功施行腹腔镜下胆管癌根治术,患者获得满意预后!
一、治疗困局:以往晚期胆管癌治疗难点重重
1.解剖位置险要:胆管深藏于肝脏内部及周围,手术空间狭窄,临近大血管,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巨大。
2.发现即是晚期:胆管癌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肿瘤已侵犯血管、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晚期),失去直接手术机会。
3.“不可切除”的标签:肿瘤过大、侵犯关键结构或转移,意味着直接手术无法彻底清除癌细胞,强行开刀风险高、效果差。
二、破局关键:降期治疗——“缩瘤降级”之战
1.“降期治疗”:又称转化治疗、新辅助治疗,就如同战前的精准打击,目标是将“不可切除”的肿瘤转化为“可切除”。
2.组合拳出击:采用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三者联合,精准攻击癌细胞。
3.目标明确:使原发肿瘤显著缩小,消灭或控制远处微小转移灶,让肿瘤“降级”(从晚期退回早中期状态)。
4.创造手术窗:当评估显示肿瘤范围明显退缩,远离关键血管,且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时,根治性手术的机会便出现了。
三、微创技术:腹腔镜根治术的优势
一旦获得手术机会,腹腔镜技术成为理想选择。
1.小孔大作为:仅需几个0.5-1.5厘米的小切口,插入精密器械和高清摄像头进行操作。
2.精准“清扫”:高清放大视野下,医生能更清晰辨别血管、神经和肿瘤边界,实现更彻底的肿瘤切除和淋巴结清扫。
3.创伤小、恢复快:相比传统开腹手术30厘米以上的大刀口,腹腔镜手术出血少、疼痛轻,患者术后下床早、进食快,感染风险低,住院时间缩短。
4.身体打击小:对晚期经历降期治疗、身体相对虚弱的患者,微创手术的耐受性更好。
四、成功关键:多学科协作与严格筛选
1.MDT核心作用:普外科(肝胆)、肿瘤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专家共同会诊,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降期方案,并精准把握手术时机。
2.患者筛选严格:并非所有晚期患者都适用。需肿瘤对降期治疗反应敏感、转移灶得到有效控制、患者体能状态良好。
3.术后规范治疗:手术成功只是阶段胜利。术后通常需继续辅助化疗等治疗,巩固成果,降低复发风险。
肖广发主任提示,晚期胆管癌不等于没有治疗机会。降期治疗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是当前极具价值的治疗策略,关键在于早诊断、早评估,由经验丰富的多学科团队制定全程管理方案。
同时,需要患者和家属保持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是战胜疾病的重要力量。所以,呼吁公众关注肝胆健康,定期体检,警惕不明原因的皮肤发黄、小便深黄、持续瘙痒等症状。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微创外科中心普外科 程发辉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程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