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 勇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任秀云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审核:高晋华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副主任医师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牙缝宽吃东西总塞牙的情况,无论是肉丝、芹菜还是金针菇、牛板筋,对于塞牙的人来说都苦不堪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很多人把它解释为人老了就会塞牙,更有人误认为洗牙会导致牙缝增宽,因此不敢去定期洁牙。其实不然,这种表现往往提示我们可能存在牙周疾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牙缝变大?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解决塞牙的问题呢?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1.牙缝变宽导致塞牙的可能原因
通常我们所说的塞牙,医学术语叫“食物嵌塞”,指的是在咀嚼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食物碎块或纤维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牙的牙间隙内,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牙周炎: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由牙龈炎发展而来,病因主要是口腔卫生不良,导致牙龈长期存在炎症,最终造成牙槽骨吸收,牙龈退缩,牙齿松动,呈现肉眼可见的牙缝增宽变大,进而出现食物嵌塞。
(2)龋齿:牙齿邻面因出现龋洞,破坏了接触区和边缘嵴,导致食物嵌塞。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智齿:由于智齿位置不正,很容易在智齿和邻牙之间发生食物嵌塞。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4)牙齿磨耗:一些重度磨耗的牙面,由于边缘嵴及窝沟形态变浅,导致食物在咀嚼过程中容易“跑偏”进入牙缝。
(5)充填物或修复体:牙齿邻面的充填物(主要是补牙材料)或者冠修复体未能恢复正常的接触区,引起食物嵌塞。
(6)牙列不齐:牙齿的错位或者扭转,在进食时也容易引起食物嵌塞。
2.食物嵌塞的危害
(1)牙龈红肿:食物嵌塞后相邻两牙的牙龈会出现红肿伴疼痛的症状,刷牙时会有牙龈出血,如果不能及时剔除,还会造成龈乳头炎,引起疼痛不适。
牙周炎:可以进一步诱导产生牙周袋或加重原有的牙周疾病,出现窄而深的牙周袋,造成牙周炎的恶性循环。
(3)邻面龋或根面龋:食物嵌塞后由于难以彻底清除,塞牙部位两颗牙的邻面或根面会逐渐发生腐坏,最终发展为龋齿,甚至引发牙髓炎。
(4)口臭:塞到牙缝里的食物残渣时间久了就会发酵产酸,口腔散发出难闻的异味。
(5)牙齿敏感:经常塞牙的两颗牙由于牙龈退缩,间隙增宽增大,常常会出现进食或刷牙时冷热敏感不适的症状。
3.食物嵌塞后怎么办?
一旦发生食物嵌塞,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将嵌塞物及时剔除,缓解牙龈的肿痛不适感。
关于剔牙工具,千万不可以使用木制牙签、瓜子皮等,因为它们形态不规则,长期使用会造成牙缝越来越宽,加剧塞牙症状;正确的做法是使用牙线、牙缝刷,或者冲牙器(水牙线),它们不会增宽牙缝,在通过两牙接触点时可以很好地顺应接触面形态,及时将嵌塞物剔除,防止产生邻面龋坏。
其次,找到塞牙的原因,针对性地治疗或处理。
(1)若发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缝变大等情况,请及时到医院就诊,积极治疗牙周疾病;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充填邻面龋齿;
(3)拔除位置不正的智齿或阻生齿;
(4)配戴磨牙垫改善牙面磨耗;
(5)调磨锐利牙尖;
(6)制作高嵌体或全冠修复体改善邻面接触点,增大外展隙;
(7)正畸改善牙列不齐。
对于牙缝宽总塞牙不仅要学会使用专业清洁工具清理食物嵌塞,同时要请专业口腔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解决方案。做好口腔卫生清洁,定期洁牙,学会正确使用牙线、牙缝刷,防患于未然!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