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领域,大棚种菜已成为一种广为人知的种植模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多样化、周年供应需求日益增长,大棚种菜为满足这些需求提供了有效途径。那么大棚种菜到底能不能赚钱?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简单的“能”或“不能”,背后涉及成本、收益、市场、技术等多方面因素。
图源:豆包AI
成本投入
不可忽视的前期建设投入
**土地成本:**大棚建设,前期投入较大,需要稳定的场地,除自用土地外,常常需要长期(10~20年)租赁土地,一般每年租金在600-1000元。
**大棚搭建成本:**大棚因支撑结构、覆盖物、调控方式等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搭建成本差异显著。简易竹木结构塑料大棚,建造工艺相对简单,搭建成本较低,每亩造价在3000元左右;但稳定性欠佳,使用寿命较短。钢架塑料大棚则坚固许多,使用年限可达10年左右,其每亩建设成本攀升至1万元左右。现代化的钢架、玻璃、智能连栋温室,内部配备自动化的温控、湿控、光照调节系统,造价每亩可高达30万元。
**人力成本:**若种植规模较小,农户自行打理,人力成本可忽略。但一旦规模化种植,如5亩以上,需聘请工人进行整地、播种、施肥、打药、采摘等工作,按当地劳动力市场行情,一般种植1茬蔬菜每亩人力成本可达1000-2000元。
**农资成本:**大棚种植需购买种子、农药、肥料等农用物资,一般种植1茬蔬菜每亩农资成本需500-1000元。
**大棚维修维护:**简易大棚每年都要维修或维护,塑料大棚需要定期更换或清洗覆盖物,一般每亩每年在2000元左右。
综合各项成本,除第一年大棚搭建一次性投入成本外,往后每年,应分摊大棚搭建成本,人力、农资、土地租赁等成本,每亩在10000元左右。
收益潜力
大棚环境可控,理论上蔬菜产量可观。以番茄为例,露天种植每亩产量一般在3000公斤左右。而在大棚精细管理下,如精准调控温湿度、合理施肥、有效防治病虫害,每亩产量可提升至6000公斤左右。叶菜类生长周期短,若茬口安排合理,一年可种植4-6茬,像小白菜,每茬每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左右,全年产量相当可观。
蔬菜价格波动频繁,受季节、市场供需、品质影响极大。反季节蔬菜价格优势明显,冬季露天蔬菜供应减少,大棚种植的黄瓜、茄子等,批发价可能比正常季节高出2-3倍。但在集中上市期,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会大幅下跌。同时,绿色、有机认证的高品质蔬菜,凭借安全、口感好等优势,价格能比普通蔬菜高出50%~100%。
影响收益的关键因素
0**1、**品种选择
蔬菜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用途和综合性状差异大,以辣椒为例:按用途可分为加工型、鲜食型、干鲜两用型等;按果型又可分为线椒、牛角椒、灯笼椒、珠子椒等。同时,各地区消费习惯差异大,对品种的需求也各有侧重,以番茄为例:重庆地区较偏爱大红果,四川地区偏爱粉果。因此,在蔬菜栽培前应做好市场调研,明确该地区主栽主销品种类型,选择适宜该地区气候、抗病性强、高产、优质的品种。
0**2、**茬口安排
一方面合理安排茬口、合理轮作和间套作,可实现设施周年栽培、土地高效利用、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从而降低综合种植成本。另一方面,合理安排茬口是获得高产值的重要突破点。蔬菜销售价格受上市时间影响较大,以重庆为例:早春极早熟黄瓜(3月底-4月初上市)产地批发价可达4元/公斤,而常规栽培黄瓜(4月中下旬上市)产地批发价仅1.5元/公斤左右,每亩产值相差可达4000元以上。因此,合理布局茬口,充分发挥设施优势,综合采取农艺措施,实现提早或延后上市,与常规种植“错峰”,是大棚蔬菜栽培增值的关键。
0**3、**栽培技术
蔬菜栽培看似入门门槛低,但规模化大棚种菜更是技术活。温度、湿度调控不当,易引发病虫害。例如: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预防不当,严重时出现死苗90%以上;高温高湿环境下,番茄易患晚疫病,严重时减产50%以上。科学的施肥,能提升蔬菜品质与产量,过量施肥则会导致土壤板结、蔬菜品质下降。营养液栽培、雾化栽培等无土栽培“高科技”使用不当,更会让你血本无归。因此,学习一定的基本专业知识,充分向种植大户、农资经销商、科研院所专家学习,在实践中总结和提升自身技术储备或选定技术实践能力强的人员担任基地生产管理人员,是蔬菜种植获得高效益的保障。
0**4、**销售渠道
蔬菜收获期相对集中,不耐储运,价格波动大。建立多维和稳定的销售渠道是获得高效益的基础。与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建立长期合作,销售渠道稳定,是关键兜底,但价格可能受对方压价。发展食堂直采、社区团购、直供电商平台(如盒马鲜生、美团买菜)是增值的突破,需投入精力运营,并建立及时高效的物流配送服务。发展电商直销是当前的热点,一旦形成爆款,附加值高,但要选择适宜品种如:高品质番茄、预保鲜玉米等,更要重视蔬菜不耐储运特性,做好保鲜储运。
0**5、**品牌效应
打造蔬菜品牌可大幅提升产值,如打造“有机蔬菜”“绿色蔬菜”“零农残”“富硒”“宝宝辅食专用蔬菜”“健身轻食蔬菜套餐”等概念和品牌。一方面,品牌打造应通过专业第三方认证或检测等,构建信任背书体系;更需要严格和持续地做好品控,杜绝虚假宣传。另一方面,要做好渠道开发,持续引流和维系目标客户群体。
0**6、**气候风险
虽然有先进的设施和装备加持,但大棚蔬菜种植依然是“靠天吃饭”的行业。高温、干旱、大风、霜冻、暴雨等极端天气都会对蔬菜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重视气候风险,未雨绸缪做好应急措施、合理利用设施避险和购买农业保险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气候风险。
总的来说,大棚种菜有赚钱潜力,但并非稳赚不赔。其成功关键在于:紧跟市场趋势,选择市场需求大的品种;合理安排茬口,摊薄大棚搭建成本;持续学习新技术,提升种植管理水平;借助合作社拓宽销售渠道,保障收益。
因此,要想在大棚种菜领域盈利,需全面考量成本投入,精准把握市场供需,不断提升技术管理能力,拓展优质销售渠道。只有各环节协同发力,大棚种菜才能成为实实在在的赚钱门道。
供稿单位: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审核专家:许明陆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