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充满未来感的科普实践在罗湖区笋岗街道笋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功举行。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承办的“科普课堂”进党群服务中心 《揭开AI对话的奥秘 | 智能语言机器人搭建》活动 ,吸引了众多社区亲子家庭的热情参与。30组家庭在专业科普讲师的带领下,亲手搭建智能对话机器人,沉浸式探索人工智能语言技术的核心原理,体验科技创造的魅力。

从好奇到创造:亲手“唤醒”对话机器人

活动伊始,讲师通过精彩的DeepSeek对话机器人实时演示,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为什么机器人能听懂我说话?”“它怎么知道该回答什么?”这些萦绕心头的疑问,正是本次课堂探索的起点。讲师化繁为简,运用生动图解,清晰拆解了“语音→文本→AI思考→应答”这一神奇对话背后的完整链条,让原本神秘的AI大模型运作机制变得可知可感。尤其当了解到驱动类人对话的云端大模型拥有惊人的1750亿参数时,现场无不惊叹于现代科技的强大算力。

理论赋能实践:动手搭建“智慧伙伴”

理解原理是基础,动手创造才是核心。在“零门槛硬件创造”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小工程师”,在专业指导下安全操作。他们仔细组装充当机器人“大脑”的主控板,连接负责“听”和“说”的核心模块。导线连接、模块固定,每一步都凝聚着专注与探索精神。当亲手赋予硬件“生命”,看着自己组装的机器人雏形初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这不仅锻炼了电子工程实践能力,更深刻理解了硬件是承载智能的物理基础。

连接云端智能:体验“对话觉醒”

组装完成只是第一步。活动中最令人兴奋的环节之一,是亲身体验如何通过API连接云端强大的AI大模型。孩子们学习如何设计简单的对话逻辑,并通过实际操作,优化机器人的应答逻辑链。当自己组装的机器人成功识别指令,并流畅地给出智能回应时,“它真的听懂我的话了!”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这种人机互动的真实体验,让抽象的“人工智能”概念瞬间变得鲜活而具体,深刻理解了技术如何服务于人类需求。

竞技展示:点燃创新火花

实践成果需要检验与分享。活动最后环节是充满趣味的“机器人应答比拼”。孩子们分组上台,用自己亲手打造的智能伙伴进行应答测试和展示。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积极提问、调试,比拼谁的机器人反应更灵敏、回答更“聪明”。这场科学竞技不仅检验了学习成果,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了孩子们对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和竞争意识。

不止于课堂:播下面向未来的种子

“这堂课太棒了!孩子不仅玩得开心,更重要的是真正理解了机器人对话背后的科学,这对他的思维启发很大。”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由衷赞叹。正如活动组织方所强调的:“这不仅是机器人制作——更是理解未来人机共存社会的启蒙课!”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社会的今天,本次活动通过 “深度知识讲解 + 沉浸式动手实践” 的完美结合,成功地将前沿、抽象的AI语言技术转化为青少年可触摸、可创造的生动体验。它有效培养了青少年的计算思维、工程实践能力和对科技发展的认知,在他们心中悄然播下了探索智能世界、适应未来社会的种子。

来源: 做科普 我们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