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估计ADHD的患病率为5.29%(95%可信区间5.01-5.56)而在我国关于6-16岁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病率的调查中,ADHD的患病率为6.4%,位列第一。多项研究表明成年期ADHD患病率呈现年龄依赖性下降。但90%的儿童ADHD在长大成人过程中有ADHD症状,有66.7%的人在长大后仍然存在多维度损害。ADHD对于个人和家庭的打击是无法估量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ADHD的患者因为不知道ADHD从而没有就诊,导致他们将ADHD带来的不良影响归因于自己的原因,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关注ADHD,对于社会来说是很必要的。

什么是ADHD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碰到这样一类人:学习爱开小差爱发呆总坐不住,工作上做事喜欢拖延,忘性大总记不住事,在大多领域兴趣缺乏、难以持之以恒但在特定的领域能专注很久。尽管个体表现不同,但他们都被无法专注困扰着,其实他们这类人或许有一个共同的名称ADHDer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者。ADHD又称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会影响儿童和成人的神经发育性障碍。因为被简称多动症且其症状通常发生在儿童早期到中期导致社会对ADHD有两个误解,一个是多动症的症状就是爱动;另一个是多动症是儿童时期才会出现的精神障碍。事实上,多动症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的疾病,在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它所产生的症状和损害不同,发生时间也不同。它的全名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edition,ICD-11)将该疾病的特征描述为让人持续的注意力不集中(至少6个月),过度活动冲动,或两者兼有且这些症状会干扰学术、职业或社会功能。根据其具体表现美国精神病学协会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5th edition,DSM-5)将儿童(17岁以下)的 ADHD定义为在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和冲动领域存在6种或更多的症状,或两者都有。较少的症状(即,在任何一个领域至少有五种症状)需要满足成人诊断标准。

ADHD患者所面临的困难与风险

多项调查研究表示,ADHD对患者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多重损害(例如:学业和职业受挫、社交不良和意外伤害)且ADHD经常与其他精神疾病共病。这些合并症更严重的ADHD症状和较差的预后(包括过早死亡)有关。据估计,高达70-80%的ADHD在其一生中至少患有一种精神疾病。在儿童时期,一般人群研究的Meta分析发现品行障碍的合并比值比(Pooled odds ratios)为10.7 (95% CI 7.7-14.8), 重度抑郁症为5.5(95% CI 3.5-8.4),焦虑障碍为3.0 (95% CI 2.1-4.3)。在成年期,基于大型一般人群的Meta分析发现,焦虑障碍的合并比值比为5.0 (95% CI 3.3-7.5),重度抑郁症为4.5 (95% CI 2.4-8.3),双相情感障碍为8.7 (95% CI 5.5-13.9),物质使用障碍为4.6 (95% CI 2.7-7.8)。ADHD也经常合并躯体疾病(例如:皮炎、肥胖、哮喘 、鼻炎。此外,一项基于全国人群的成人研究发现,ADHD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Hazard ratios)为2.05 (95% CI 1.98-2.13) 。ADHD也与视力问题有关,但与眼睛的结构改变无关。ADHD儿童也有许多睡眠问题,包括睡眠阻抗、入睡延迟、夜醒、早醒、睡眠呼吸障碍和白天嗜睡。图2对ADHD相关的认知领域障碍做了描述。

ADHD的病因

1.遗传学上:ADHD的遗传性很高,大多数估计范围在70%到80%之间。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经成功确定了12个全基因组显著风险位点。ADHD的遗传性在不同性别、童年或成年、以及症状域(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冲动)之间相似。

2.环境上:尽管因果关系很难证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仍可被认为是诱发ADHD的危险因素。宫内接触烟草、母亲在怀孕期间的压力和肥胖也与ADHD有关。产后因素和社会决定因素也与多动症有关,比如家庭暴力、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都与ADHD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3.病理生理学上:对神经回路的研究表明一些大型的神经网络与ADHD有关,包括默认模式网络(DMN)、背侧和腹侧注意网络、显著性网络、额纹状体和中皮质边缘回路 (或多巴胺能中皮质边缘系统)。患有ADHD的年轻人在达到大多数大脑的峰值厚度时平均会延迟2-3年,包括前额叶皮层。功能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6-17岁ADHD儿童的 DMN内的连通性降低,并提示DMN神经成熟延迟的模式与早期的结构MRI研究表明大脑皮层延迟成熟一致。尽管目前全球研究进展迅速,但这些研究不能得出因果论断,也不能通过影像学结果下诊断,进一步的研究仍在探索中。

ADHD的他救和自救指南

01药物治疗

目前全球对于ADHD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现在仍然是治疗ADHD症状的一线药物,包括哌醋甲酯和安非他明的配方。安非他明可能更容易产生副作用。副作用通常是成人和儿童也类似,但可能在儿童(即5岁及以下)中更常见。NICE指南建议5岁以上的儿童应从哌醋甲酯开始进行药物治疗,但如果反应不足,则应改用安非他明。对于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NICE指南建议从哌醋甲酯或安非他明配方利地甲安非他明开始。相对于兴奋剂,非兴奋剂药物的反应和效应量较小,因此通常保留给那些对兴奋剂制剂的试验反应不佳或有无法忍受的副作用的患者。

02认知行为疗法和职业指导

对于成人ADHD可以通过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改变非适应性行为和改变个体歪曲认知。除了心理治疗以外。每一个ADHDer都具有其独特的特质,他们虽然有专注障碍但对于他们热爱的领域却能够长期保持专注,因此挖掘他们身上独特的特质,帮助ADHDer进行职业规划和指导是很有帮助的。

03基于家庭和基于学校的行为指导

对于儿童来说,父母是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家庭氛围会对患有ADHD的儿童产生很大的影响。患有ADHD可能因为父母的棍棒教育加上自己的行为认知缺陷会在学校对同学和老师有暴力行为,因此家庭应该在引导ADHDer的道路上开一个好头,为他们一个好的榜样。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多动症的患儿常常因注意力无法集中面临很多问题如:难以认真听课、难以静下心写作业、反应慢。他们不是坏小孩,他们只是难以控制自己。这个方面就要求老师给予他们更大的包容,不用异样的目光去对待他们以及常常对他们给予表扬和肯定,激励他们。

04学会和自己和解

ADHDer比普通人更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过度内耗,因为他们先天的能力缺陷,在看到正常人取得成就的同时,他们就会想我为什么不能做到,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对于这类人,他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不同,学会给自己解压,学会允许自己出现小差错。

05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ADHD给患者带来了很多行为障碍,但某些程度上也赋予了他们一些特质,比如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有更充沛的精力、在社交中可以表现得更加外向。他们可以利用这些特质在特定得领域发光发热。毕竟乔布斯、菲尔普斯、罗永浩都是ADHD患者,但ADHD并没有阻碍他们的成功,因此积极的看待ADHD是非常必要的。

06适度运动和冥想

尽管目前缺乏短期和长期的证据但体育锻炼和冥想等干预措施对于ADHD有互补的好处。

结语

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性疾病,尽管目前对于ADHD的研究尚未完全明朗,但总的来说ADHD与许多精神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且常出现共患病现象。对于ADHD,我们要认识它的异质性,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ADHD在不同个体的表现有所不同,治疗也因人而异。ADHD患者在专注方面有很大的障碍,对此家庭和社会应该包容和帮助他们。对于ADHDer本身,不妄自菲薄,努力生活,在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就是最好的状态。最后希望我们携手共进,聚焦ADHD,关注每一颗独特的星星。

来源: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