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刚拧开水龙头,就发现流出来的水泛黄,还带着似有若无的铁腥味?
遇到这种情况的恐怖程度,堪比洗到一半停水了,还着急去上班……
前不久,杭州余杭的居民经历了更恐怖的噩梦:连续好几天,家中自来水不仅发黄、发浑,还伴随着各种刺鼻异味。
从通报来看,简单用一句话来总结这次事件,就是高温养臭藻+水厂没拦住+冲管又掉锈,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流出的自来水就像“盲盒”一样不确定!
具体来说,事发地水源中溜进来一群“臭分子”(也就是通报中说的“硫醚类物质”),这玩意儿是高温天气下水库里藻类快速繁殖、腐烂后分解出来的。因其挥发性强、嗅阈值低,哪怕是极低浓度也能被闻出异味,一丁点含量(0.02μg/L)就能把水搞臭。
不同硫醚物质呈现出的气味特征不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居民说闻到了臭鸡蛋味,有的却说闻到了死老鼠味。
由于硫醚类物质分子量小,想靠常规水厂过滤网抓它,就好比用防盗网抓蚊子,防御系统形同虚设。并且其性质稳定、极性低,只依赖水厂的传统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加氯),去除效果很有限。
水厂发现异味后,紧急切换水源、猛冲管道,结果把老旧水管里的铁锈给冲了下来(就像摇晃生锈的铁罐,会掉锈渣一样),进而造成二次水污染,水变黄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净水器的技术原理:
净水器过滤效果好不好,关键看滤芯。
简单来说,净水器靠滤芯层层过滤,滤芯就像不同密度的“筛子”,负责拦住水里的“坏东西”,只让干净的水通过。
但只靠物理层面的过滤、拦截,净水器就像只有筛网的漏斗,能拦泥沙,却除不了溶解在水里的臭味毒素,因此还要配合化学净化。
也就是说,单靠PP棉过滤,能筛掉铁锈,解决黄水问题,但拦不住硫醚类物质;RO膜对硫醚有一定的拦截能力,但无法100%去除,且长期运行容易导致膜污染,影响使用寿命;活性炭对硫醚类物质吸附能力好,二者搭配使用去除效果更好。
综上,只有化学+物理层面多重buff加持的家用净水机,才能有效应对这类自来水异味/化学污染事件。
我们常说的净水器,其实只是整个净水拼图中的最后一块——末端净水器。完整的净水系统包括四个关键设备:
四个设备就像一支分工明确的“水质护卫队”,为家庭水质安全兜底——
前置过滤器充当“前锋”,像大门保安,拦住铁锈等“大块头暴徒”;
中央净水器则是“武力担当”,专门对付那些溶解在水里、伪装起来的异味小妖和余氯刺客;
软水机负责硬水区,化解那些让水变硬的钙镁离子,妥妥的“水垢清道夫”;
末端净水器则是最后一道守门员,确保流进你杯子里的每一滴水都是安全、纯净的。
● 想要更好地应对以上这类自来水异味事件,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安装完整的净水系统~
● 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守住“入口水”安全,推荐在末端净水环节选用RO反渗透净水器,可认准反渗透净水机品质等级优品认证;前置过滤器、中央净水器、软水机可结合实际情况按需选择。
来源: 质尚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