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旋横,

二旋拧,

三旋打架不要命?


哎,你看我这头顶,是不是有两个旋?我奶奶说这叫‘双旋拧’,长大肯定是个倔脾气!


拉倒吧,我同桌三个旋,考试还总抄我答案呢。再说了,你知道这旋到底是咋长出来的吗?难不成真是老天爷给盖的章?

别急,关于头顶这圈“小漩涡”的秘密,可比老一辈的顺口溜有意思多了 ——


发旋:胎儿在肚子里“画”的画

发旋这东西,本质上是人类在“胚胎阶段”就完成的“抽象艺术创作”。


图源:花瓣网


大概在妈妈怀孕10到16周时,胎儿的大脑正像吹气球似的疯狂膨胀,头皮被这股劲儿越撑越紧,尤其是头顶后方(头顶和后脑勺交界的地方),简直成了“张力重灾区”。巧的是,这时候头皮里的毛囊正在努力往深处扎根,本来想垂直生长的毛囊,被扩张的头皮一“拽”,直接顺着张力的方向绕出了圈螺旋。等胎儿18周后,这螺旋就定了型,一辈子都改不了。


你可以把这过程想象成:一块被慢慢撑开的布,上面的线脚跟着布料的拉扯打了个结 —— 发旋就是头皮和毛囊在“合作”时,不小心打出来的“自然结”。

为啥有人1个旋,有人好几个?


大多数人都是“标配1个旋”,毕竟头顶后方张力最大,最容易“画”出漩涡。但偏偏有人带“外挂”,比如2个旋、3个旋,甚至有人旋长在额头上(俗称“美人尖”的亲戚)。


图源:花瓣网

科学家目前也没完全搞明白。有一种说法是,除了头皮张力,局部皮肤的代谢水平、基因变异,甚至表皮生长因子的“信号”都可能插一脚。

不过有个有趣的发现:如果胎儿大脑发育出了岔子(比如脑结构畸形),发旋也会跟着“跑偏”—— 位置不对、数量异常,简直是大脑的“发育日记”。反过来,如果发旋正常,说明胎儿前18周的大脑发育没出问题,后续颅骨长得再奇怪也不影响它 。

发旋方向:南北半球还不一样?

更有意思的是发旋的“旋转方向”。有人顺时针转,有人逆时针转,这事儿还带“地域特色”:

白种人里,88.9%的单发旋是顺时针,逆时针的只占 11.1%,简直是“顺时针大军”;

日本人却很“均衡”,顺时针和逆时针几乎各占一半,像抛硬币似的;

咱们中国人呢?研究发现发旋方向和基因有关,科学家还找到了4个相关的基因位点。双胞胎的发旋往往同方向,也说明基因在偷偷“指挥”。


最离谱的是,南半球的人,逆时针发旋居然更常见!这个发现还拿了2024年搞笑诺贝尔奖的解剖学奖——看来地球的“磁场”或者“半球位置”,可能也偷偷给发旋“提了建议”。


关于发旋的谣言,该破了!

开头说的“旋多聪明”“旋的位置定性格”,其实都是没根据的。科学家翻遍了研究,也没找到发旋数量、位置和智商、性格的半毛钱关系。

至于“发旋方向和性取向有关”?2009年有研究想证明这一点,但连观察者都有4.5%的概率判断错方向(比如谢顶、发量太多都可能干扰),结论根本站不住脚。


图源:花瓣网

所以啊,你头顶的旋,就是胎儿时期大脑和头皮“合作”的小意外,是基因、发育张力甚至地域环境共同捣鼓出的“自然艺术”。下次再有人盯着你的旋说三道四,你就可以潇洒回一句:“这是我在妈妈肚子里,就自带的限量款纹身哦!”

来源: 文字图片来源参考:科普中国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