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颤(心房颤动)患者的综合健康管理中,科学接种疫苗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感染性疾病不仅带来身体不适,更可能成为房颤病情恶化、诱发严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的“导火索”。主动构建免疫屏障,是保护脆弱心脏、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策略。

一、 为何接种疫苗对房颤患者至关重要?

1. 脆弱心脏的“雪上加霜”风险:

房颤患者常伴有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心房扩大、心功能下降)。心脏本身已处于相对脆弱状态。

流感、肺炎球菌肺炎等常见感染,会引发显著的全身炎症反应、发热、心率增快、代谢需求增加,给心脏带来沉重负担。

后果: 极易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促使房颤发作更频繁或持续时间更长、显著增加住院率和死亡率。感染如同在不堪重负的心脏上再添“一座大山”。

2. 疫苗接种的核心价值:预防胜于治疗

接种有效疫苗,能显著降低罹患特定严重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及其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减少感染发生,间接保护心脏功能,维持房颤病情稳定,避免因感染导致的病情急剧恶化。

这是成本效益极高、安全性良好的主动防御手段。

结论:对于房颤患者,接种推荐疫苗不是“可选”,而是强烈推荐且必要的健康管理措施。

二、 核心推荐:房颤患者应优先接种的疫苗

基于房颤患者的特殊风险和获益,以下疫苗被强烈推荐:

1. 流感疫苗

推荐类型:灭活流感疫苗(IIV)或重组流感疫苗(RIV)。

接种频率:每年秋季接种一次(因流感病毒株每年变异)。

重要性: 流感是诱发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接种可有效降低流感及其相关心肺并发症风险。

2. 肺炎球菌疫苗

推荐人群:所有65岁及以上的房颤患者;任何年龄合并慢性心肺疾病(如房颤、心衰、COPD)、糖尿病、慢性肝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基础病的房颤患者。

疫苗类型:

PCV13(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PPSV23(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具体接种顺序和间隔时间需咨询医生,通常建议两种疫苗都接种以达到更全面保护。

3. 带状疱疹疫苗:

推荐人群: 50岁及以上的房颤患者,尤其推荐。目前国内主要使用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需接种2剂次,间隔2-6个月。

重要性: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可引起剧烈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患者休息、情绪和生活质量。长期疼痛和焦虑是潜在的房颤诱发或加重因素。接种可有效预防带状疱疹发生及PHN。

三、 接种前评估与注意事项:安全第一

为确保疫苗接种安全有效,房颤患者在接种前需做好充分评估和沟通:

1. 详细告知健康状况:

必须向接种医生清晰说明:

房颤诊断及当前状态(阵发性、持续性、长程持续性?近期是否稳定?)。

正在接受的所有治疗方案:药物(尤其抗凝药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心律失常药;其他心血管药物)、手术史(导管消融、起搏器/ICD植入、左心耳封堵)。

合并的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衰、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免疫缺陷等)。

药物过敏史(特别是疫苗成分过敏史)。

近期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

2. 评估接种适宜性(通常由医生判断):

可以接种: 绝大多数病情稳定的房颤患者。

暂缓接种(需推迟):

当前处于感染急性期(如正在发烧、严重感冒、肺炎、尿路感染等)。

房颤病情极不稳定(如近期频繁发作、心室率难以控制、新发或加重的心衰)。

正在经历所接种疫苗相关疾病的急性期。

存在其他接种通用禁忌症(如对疫苗成分有严重过敏史)。

抗凝患者的特殊考虑:

使用抗凝药(尤其是华法林)的患者,接种肌肉注射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新冠疫苗)时,注射部位出血或淤青的风险可能略高。

接种前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抗凝药。

医生会评估INR值(如用华法林)和整体出血风险,通常不是禁忌,但接种后需延长按压注射部位时间(至少5分钟,甚至更久)以减少出血风险。

四、 接种后观察与反应处理

1. 常见反应(通常轻微、短暂):

局部: 注射部位疼痛、发红、肿胀、硬结。

全身: 低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

处理: 多休息,多饮水。局部可冷敷缓解不适。发热或疼痛可咨询医生后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这些反应一般1-2天内自行消退,不影响疫苗保护效果。

2. 需要警惕并及时就医的情况(罕见但严重):

严重过敏反应(如速发型过敏反应)迹象: 呼吸困难、喘息、喉头水肿、全身荨麻疹、面部或喉咙肿胀、心跳过速、头晕甚至休克。通常在接种后数分钟至几小时内出现,需立即紧急就医!

房颤相关症状显著加重: 如心悸、胸闷、气短在接种后新发或较前明显加重且持续不缓解。

持续高热不退(如>39°C)或高热伴随其他严重不适。

注射部位严重红肿、疼痛加剧或范围扩大。

结语

疫苗接种是房颤患者守护健康不可或缺的“免疫防线”。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针对50岁以上)是核心推荐。关键在于:充分告知医生自身房颤及整体健康状况,进行专业评估;选择适宜时机接种;了解并正确处理接种后反应;对严重不良反应保持警惕。通过科学规划疫苗接种,房颤患者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减轻心脏负担,为维持病情稳定和提升生活质量增添一层强有力的保障。主动接种,为脆弱的心脏穿上“防护衣”。

关键词:房颤药物治疗,节律控制,心率控制,抗凝治疗

推荐人群:房颤患者。

级别:中级

作者:高小泽、顾佳宁
单位: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 Zhao, Q., Gao, H. Vaccinatingdespite limited understanding: influenza vaccination behaviors among olderadults in rural China under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theory. HumanitSoc Sci Commun 12, 1270 (2025).

[2] Ball-Rokeach SJ, Kim YC, Matei S(2001) Storytelling neighborhood: paths to belonging in diverse urban environments.Commun Res 28(4):392–428

[3] Lal H、CunninghamAL、Godeaux O,etal.Efficacy ofan Adjuvanted Herpes Zoster Subunit Vaccine in Older Adults [J].NEngl J Med,2015,372(22):2087-2096.

来源: 星云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