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房颤(心房颤动)患者而言,感染—即便是看似普通的感冒或尿路感染—绝非小事。感染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如同在脆弱的心脏电生理环境中投下一枚“炸弹”,极易打破原有的平衡,导致房颤失控,甚至诱发严重后果。充分认识感染对房颤的威胁,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管理策略,是房颤综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 感染:房颤失控的“加速器”
当身体遭遇病原体入侵(细菌、病毒等),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这本是正常的防御机制,但对房颤患者的心脏却构成额外负担:
1. 扰乱心脏电活动:
炎症因子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和心脏传导系统,干扰正常的电信号产生和传导。这使得原本就存在电活动紊乱的心房电不稳定性显著增加,极易诱发新的房颤发作,或使原本阵发性的房颤转变为持续性/长程持续性房颤。
2. 加重心脏负荷与应激:
感染常伴随发热、心率代偿性增快,这本身就增加了心脏的工作负担。炎症状态还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进一步升高心率和血压,形成恶性循环。
脱水(发热、纳差导致)可能影响血流动力学和电解质平衡,加剧心律失常风险。
3. 现实警示: 临床上,许多原本病情控制良好的房颤患者,在经历一场感染(如流感、肺炎、尿路感染甚至牙周脓肿)后,出现房颤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心室率难以控制(如心率>140次/分),伴随明显的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加重等症状,甚至诱发心衰加重,被迫住院调整治疗。
二、 构筑防线:预防感染是第一要务
鉴于感染对房颤患者的巨大威胁,积极主动地预防感染的发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保护策略:
1. 疫苗接种:强效“防护盾”
流感疫苗:强烈建议所有房颤患者每年秋季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是常见且可能致命的呼吸道感染,疫苗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及并发症。
肺炎球菌疫苗(PPSV23/PCV13):尤其推荐65岁以上的房颤患者,以及任何年龄合并慢性心肺疾病(如心衰、COPD)、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基础病的患者接种。具体接种方案(种类、顺序)请咨询医生。
其他疫苗: 根据年龄、健康状况和医生建议,考虑接种新冠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
2. 强化个人卫生与防护:
勤洗手: 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至少20秒),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饭前便后、咳嗽打喷嚏后。无水源时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呼吸道卫生: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在流感、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或人群密集场所(如医院、公共交通)务必规范佩戴医用口罩或N95/KN95口罩。
避免接触: 尽量减少与已知患病人群的密切接触。
3. 维护口腔健康:
牙周炎、龋齿等慢性口腔感染灶是隐匿的“定时炸弹”。 口腔细菌可入血,形成菌血症,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甚至直接损害心脏(感染性心内膜炎风险增加)。
坚持良好口腔卫生: 每日至少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定期口腔检查和洗牙(至少每年一次),及时治疗牙周疾病和龋齿。
4. 提升整体免疫力:健康生活方式奠基
规律适度运动: 遵循医生指导的运动处方(如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 ≥2****次肌肉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维持肌肉量、改善代谢、提升整体免疫防御能力,避免肌少症和营养不良等削弱免疫的因素。
均衡营养: 保证充足蛋白质、维生素(尤其VC、VD)、矿物质(锌、硒)摄入,支持免疫系统。
充足睡眠: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利于免疫修复(参见“睡眠与房颤”篇)。
管理压力:慢性压力削弱免疫力。
三、 感染来袭:识别信号,积极应对
尽管全力预防,感染仍可能发生。房颤患者一旦出现感染迹象(如发热、寒战、咳嗽咳痰、咽痛、尿频尿急尿痛、伤口红肿热痛等),需高度警惕其对心脏的影响:
1. 加强自我监测:
密切监测体温。
增加心率和血压测量频率(尤其发热时)。注意心率是否显著增快(>100次/分)或不规则性加重。
关注症状变化:如心悸、胸闷、气促、乏力、水肿是否明显加重。
2. 及时就医,勿“硬扛”:
一旦出现以下情况,务必立即就医:
Ø 体温持续升高或高热不退。
Ø 房颤发作明显频繁或持续时间显著延长。
Ø 静息心率持续 >120次/分且药物控制不佳。
Ø 出现新的或加重的胸闷、胸痛、呼吸困难。
Ø 头晕、黑矇甚至晕厥。
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房颤病史、正在服用的药物(尤其是抗凝药、抗心律失常药)及感染症状。
3. 感染期的特殊管理:
药物调整:
抗凝治疗通常需继续甚至加强(感染增加高凝状态),但需医生严密评估出血风险。
某些抗生素(如部分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可能与抗凝药(尤其华法林)或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毒性。务必告知医生所有用药,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调整。
可能需要调整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剂量以应对感染期的心率增快。
支持治疗:
充足水分: 鼓励适量饮水(非心衰患者),帮助退热和排出毒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心衰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合理饮食: 选择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严格限制高盐、高脂食物。
充分休息: 保证充足休息,利于身体恢复。
结语
感染,这个看似普通的健康威胁,对房颤患者的心脏却可能造成“大大的麻烦”。理解炎症反应如何加剧房颤,将预防感染(疫苗接种、卫生防护、口腔保健、健康生活)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并在感染发生时做到早期识别、及时就医、专业管理,是房颤患者守护心脏稳定、避免病情恶化的关键所在。切记,对感染“零容忍”,就是对自己心脏健康最大的负责。
(下期预告:我们将探讨中医视角下的房颤调理,了解传统医学如何与现代治疗相结合,为房颤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管理方案。)
关键字:房颤,感染
推荐人群:房颤患者及家属。
级别:高级延伸阅读
作者:高小泽、顾佳宁
单位: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 王学文,吴伦宽.炎症反应与房颤的相关性及治疗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06):150-151.
[2] 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中国流感疫苗预 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10):1035-1059.
来源: 星云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