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考虑过,你每天使用的餐具有一天会让全家慢性中毒,轻则可能损伤骨骼,长期使用还可能增加致癌和尿毒症的风险?

看完这篇文章,快去检查一下家里有没有这类餐具!

陶瓷餐具中的“毒”是什么?

在众多材质餐具中,陶瓷餐具以其美观性和实用性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很多人不太了解的是,市面上常见的带图案的陶瓷餐具主要分为釉上彩、釉中彩和釉下彩。

其中,釉中彩和釉下彩一般来说都是安全的,陶瓷餐具中主要的隐患来自不合格的劣质釉上彩餐具。

陶瓷餐具的制作,主要分为坯体、绘料层、釉层。其中釉层非常重要,它是覆盖在陶瓷餐具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既可保护彩绘图案不掉色,也可以隔断彩绘图案与食物的直接接触。

而根据上釉和上彩的顺序不同,可以将瓷器分为釉上彩与釉下彩。

釉下彩工艺是将彩料直接绘制在素坯之上,加以釉料封层,经1200-1400℃高温一次烧成。釉下彩瓷器表面的图案比较温润,并且不易褪色。我们常说的青花瓷、釉里红瓷等瓷器就是用的釉下彩工艺。

釉上彩则是先给瓷碗坯子上釉,然后再往釉层上面涂画颜料。然后二次入窑,经600-900℃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釉上彩瓷器的色彩通常更加丰富,表现力会更强,传统的珐琅彩工艺其实就是一种釉上彩工艺。

从美学层面上看,二者各有各的优势,但在安全性方面,更推荐大家选择釉下彩餐具。

釉下彩餐具的彩料被釉料封层包裹,不与食物直接接触,因此即使彩料中含有重金属元素,也不会轻易析出。而且,由于釉下彩餐具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高温烧制,这也使得其表面更为光滑,不易滋生细菌,更加符合卫生要求。

釉上彩陶瓷餐具中的“毒”主要来自绘制餐具图案的颜料中的重金属,例如铅、镉、铬等,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这些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积累,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如何分辨釉上彩餐具

如何简单辨别釉上彩餐具?

第一步:看购买途径和价格。如果你是在街边摊位购买,且价格较低,就要提高警惕了。如果是在网上购买的,最好翻看一下购买详情页说明或者咨询客服。

第二步:看颜色、摸手感。把餐具放在灯光下,看看是否有那种玻璃的质感,如果没有,很可能是釉上彩。

由于釉上彩餐具的图案是在釉层表面绘制的,因此摸上去会有明显的突起,并且有些图案还会出现掉色的情况,用手摩擦几下,甚至能把它的图案擦掉。

但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釉上彩餐具都不安全,如果你购买的是正规店铺和大品牌,且包装上有明确的执行标准(GB 4806.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陶瓷产品》),这表示它的重金属析出在安全范围内,不用过度担心。

如果实在无法确认,但又舍不得扔,那建议不要用釉上彩餐具装高温和酸性食物,也不要放进微波炉使用,以防加速重金属的析出。

图源:Pixabay

除了釉上彩餐具,还有一种仿陶瓷的餐具也很危险。

仿瓷餐具常见于一些街边小店或者路边摊,因为耐摔又看起来像陶瓷,所以非常受欢迎。

仿瓷餐具本质上是一种塑料餐具,与釉上彩餐具一样,其毒性都是来自于劣质产品原料中的析出物质。

目前,符合国家标准的仿瓷餐具大部分是密胺餐具,其主要材质是密胺树脂,是由三聚氰胺与甲醛缩合聚合制成的高分子树脂材料。但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因购买途径、价钱等原因,很可能购买到劣质的仿瓷餐具,尤其加了脲醛树脂的仿瓷餐具,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强酸、强碱或高温,就会释放过量甲醛、尿素,危害身体健康。

如果买碗的时候,遇到的是釉上彩陶瓷餐具或仿瓷餐具,那建议最好不要买,如果家里已经有这种碗,也尽量不要再使用。

其实,最安全的碗是那些碗内壁没有任何图案的瓷碗,简简单单才是真~

参考资料:

[1]餐具使用不当 可能影响健康[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5 (11).

[2]文庆.隐藏在仿瓷餐具背后的安全隐患[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5 (03).

供稿单位:重庆陆海传媒有限公司电脑报出版分公司

记者:叶家余

编辑:陈 鑫

审核:余师亮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