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早上睡醒一转头,天旋地转得像被人按在滚筒洗衣机里甩了半分钟,闭眼数秒后又突然没事了?别慌,这未必是脑震荡或低血糖,可能是你耳朵里的“小石头”在搞恶作剧。
耳朵深处有个叫“前庭”的结构,相当于人体的“平衡导航仪”。而前庭里藏着一些碳酸钙结晶,它们像细小的石子,医学上叫“耳石”。正常情况下,这些小石头乖乖待在囊斑上,帮我们感知身体的倾斜和晃动。但某天它们可能突然“跳槽”——比如熬夜后、感冒时,或者干脆没原因,就溜到了不该去的半规管里。
半规管里充满了淋巴液,就像三条装着水的软管。当你转头、低头时,“越狱”的耳石会跟着液体流动,刺激周围的神经,大脑瞬间收到混乱的“位置信号”,于是天旋地转的眩晕感就来了。这种眩晕有个特点:来得快,去得也快,通常不超过一分钟,但会反复发作,尤其在起床、躺下、低头捡东西时找上门。
有趣的是,医生对付这种“调皮石头”有个简单粗暴的办法——“复位手法”。就像摇晃保温杯让茶叶回到杯底,医生会让你躺着做几个特定的转头动作,利用重力把耳石“请”回原来的位置。很多人做完当场就不晕了,堪称“魔法操作”。
当然,不是所有眩晕都是耳石症。如果晕的时候还伴有耳鸣、听力下降,或者晕得站不稳、恶心呕吐到脱水,就得赶紧去医院排查其他问题。
预防耳石“调皮”也有小技巧:别突然猛甩头,熬夜后别急着猛地坐起来,感冒时多休息少折腾。毕竟,谁也不想被耳朵里的小石头“耍得团团转”呀。
下次再遇到转头就晕的情况,或许可以笑着跟自己说:“嘿,我的耳石又在练折返跑了,该找医生给它归位啦!”
来源: 山西白求恩医院 重症医学科 崔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