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对透析肾友来说,血压就像坐上了 “过山车”—— 忽高忽低不仅会引发头晕、乏力等不适,还可能诱发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意外。这是因为高温会让血管舒张,而出汗过多又可能导致血容量下降,加上空调房与室外的温差刺激,血压很容易失去平衡。掌握以下 6 个黄金方法,能让血压稳稳度过夏天。

1. 空调温度别太低,26℃是 “安全线”

高温天离不开空调,但室温骤降是血压升高的 “隐形推手”。当室内温度过低(低于 24℃),身体受到冷刺激后,血管会突然收缩,导致血压飙升,尤其是刚从高温室外进入空调房时,温差超过 5℃就可能引发不适。建议将空调温度固定在 26℃,这个温度既能降温,又不会让血管过度收缩。

出门前要提前 20 分钟关掉空调,让身体逐渐适应室外的高温,避免温差过大导致血压波动。同时,空调出风口不要直接对着身体吹,尤其是穿刺部位的手臂,冷风直吹可能引发血管痉挛,影响透析时的血流。夜间开空调时,可在房间放一盆水增加湿度,避免干燥空气刺激呼吸道,间接影响血压。

2. 补水 “少量多次”,别等口渴才喝

夏天出汗多,身体水分流失快,若补水不及时,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血压容易偏低,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但透析肾友补水需严格控制总量,每天饮水量按 “前一天尿量 + 500ml” 计算(通常在 500-800ml),过量饮水又会加重水肿和心脏负担。

正确的补水方式是 “少量多次”:用带刻度的小杯子,每次喝 1-2 口(约 10ml),每隔1-2 小时喝一次,让水分均匀进入身体。出汗特别多时,可在水里加 1-2 滴淡盐水(每天盐总量不超 3g),补充流失的电解质,但千万别喝冰水 —— 冰水会刺激胃肠道血管收缩,引发血压波动,温水(30-40℃)是最佳选择。

3. 降压药 “按时吃”,别擅自减剂量

很多肾友发现夏天血压比冬天稍低,就自行减少降压药剂量甚至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夏季血压偏低多与血管舒张有关,并不意味着病情好转,突然停药会导致血压反跳性升高,这种波动比持续高血压对血管的损伤更大,可能诱发脑出血等严重后果。

即使血压有所下降,也要按时按量服药。若连续 3 天早上测量血压都低于 110/70mmHg,可及时告诉医生,由医生根据血压变化和身体状态调整用药剂量,切勿自己做主增减药量。存放降压药时要避开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防止药物变质影响效果。

4. 饮食 “控盐限钾”,清淡不贪凉

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高血压,透析肾友每天盐摄入量不能超过 3g(约半啤酒瓶盖)。夏天流行的凉拌菜、卤味、腌制品等,看似清爽,实则隐藏高盐,比如 100g 卤鸡爪含盐量就可能超过 1g,一定要少吃或不吃。

同时要避免贪凉吃冰西瓜、冰饮料,这些生冷食物可能刺激血管痉挛,导致血压骤升骤降。可以换成常温的低钾蔬菜,如黄瓜(钾 102mg/100g)、生菜(钾 100mg/100g),既能补充水分,又不会影响血压稳定。烹饪时用柠檬汁、香菜等天然调料提味,减少对盐的依赖。

5. 透析间期 “慢运动”,傍晚散步最适宜

高温天气剧烈运动容易导致大量出汗和血压波动,但完全不运动又会影响血液循环。透析间期的运动要遵循 “慢节奏、避高温” 的原则:上午 10点到下午 4 点紫外线最强、气温最高,这段时间别外出运动。

傍晚气温下降后(通常 17 点以后),可在树荫下慢走 10-15 分钟,步伐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过程中若出现头晕、心慌,要立即停下休息。运动后别立刻喝水,先坐在阴凉处休息 10 分钟,再小口喝 30ml 温水,避免突然补水增加心脏负担。

6. 每天测血压 “抓规律”,异常及时报

监测血压是掌握血压变化的关键,建议每天固定两个时间测量:早上起床后(空腹、未服药前)和傍晚(17-19 点),测量前休息 5 分钟,保持情绪稳定,记录在本子上或手机备忘录里,方便医生了解血压规律。

若发现血压波动超过 20mmHg(如早上 150/90mmHg,傍晚 120/70mmHg),或出现头晕、视物模糊、心慌等症状,要立即联系透析中心,别硬扛到下次透析。及时干预能避免小问题演变成严重并发症,让血压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

高温天稳血压,核心在于 “避刺激、巧调节”。把空调调对温度、补水掌握节奏、用药遵医嘱、饮食控盐、运动选对时间、监测抓准规律,这6 个方法环环相扣,能帮助透析肾友告别血压 “过山车”,安稳度过炎炎夏日。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