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过程中,不少肾友都经历过这样的 “惊险时刻”:突然浑身冒冷汗、心跳加速,双手还微微发颤,整个人头晕乏力,甚至有种要晕倒的感觉。这可不是普通的身体不适,而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背后藏着需要重视的健康问题。学会识别原因并正确应对,能大大减少透析时的痛苦,让治疗更平稳。

常见 “元凶”:脱水太快或低血糖偷袭

血透时出现大汗、心慌,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需要针对性分辨。

第一个 “元凶” 是 “脱水太快”。透析的核心作用之一是排出体内多余水分,但若脱水量设置过高,或脱水速度超过身体耐受范围,就会导致血容量在短时间内骤降。这就像水管里的水突然减少,水泵需要疯狂运转才能维持供水一样,心脏会被迫 “加班” 泵血,从而引发心慌、出汗、头晕等症状。尤其是那些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的肾友,为了一次把水分排干净,可能会要求医生增加脱水量,反而容易因脱水过快出现不适。

第二个常见原因是 “低血糖偷袭”。透析过程持续 4 小时左右,身体会不断消耗能量,若透析前没吃早饭,或进食量太少,就可能导致血糖偏低(低于 3.9mmol/L)。此时身体会释放应激信号,出现冷汗、手抖、心慌、饥饿感等症状,糖尿病肾友由于血糖调节能力差,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更高。此外,透析过程中胰岛素敏感性可能变化,若糖尿病患者未及时调整降糖药,也容易引发低血糖。

出现症状别硬扛,这样做能快速缓解

当血透时突然出现大汗、心慌,一定要及时处理,千万别硬扛。首先要立刻按铃呼叫护士,同时原地平卧放松身体,保持呼吸平稳,不要突然起身或乱动,以免加重头晕甚至晕倒。

护士会先测量血糖和血压,判断不适原因。若测出血糖偏低,可在护士指导下吃 1 块方糖(约 4g),或喝半杯无糖果汁(提前确认护士能否食用,避免影响透析效果),通常 10-15 分钟后血糖回升,症状就会缓解。若检查发现是脱水引起的,护士会调低脱水量、减慢血流速度,同时可能通过静脉补充少量生理盐水,增加血容量,心慌、出汗的症状很快就会减轻。记住,出现不适时及时求助是最安全的做法,硬扛可能导致晕倒、摔伤等更严重的后果。

提前预防:让透析少些 “惊险”

相比出现症状后再处理,提前预防更重要。透析前一晚要保证充足睡眠,别熬夜,睡眠不足会让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增加透析时不适的概率。透析当天早上一定要吃少量清淡主食,比如 1 片全麦面包搭配 1 个水煮蛋,或小半碗白粥,既能提供能量,又不会给肠胃带来负担,千万不要空腹透析,否则极易引发低血糖。

透析前要主动和医生沟通脱水量。有些肾友觉得 “多排毒” 更好,会要求医生增加脱水量,这种想法并不科学。脱水量应根据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来设定,一般不超过体重的 3%-5%,过量脱水只会增加身体负担。透析过程中也要密切关注身体感受,若出现轻微口渴、心慌、头晕等不适,要及时告诉护士,此时通过调整脱水量或补充少量能量,能避免症状加重,别等到大汗淋漓才处理,那时身体已经承受了较大损伤。

此外,透析间期要控制好饮水量和饮食。每天饮水量按 “前一天尿量 + 500ml” 计算,避免体重增长过快;饮食中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碳水化合物,为透析储备能量。糖尿病肾友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药或胰岛素剂量,透析前监测血糖,确保血糖在正常范围(4.4-7.0mmol/L)再开始透析。

血透时的每一个不适信号,都是身体在 “提要求”—— 要么是脱水太多,要么是能量不足。学会识别这些信号,提前做好预防,出现问题及时求助医护人员,就能让透析过程更平稳。把这些技巧记在心里,下次透析遇到类似问题时就不会慌了,也能让治疗更安全、更舒适。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