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免疫力下降,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而一些重症疾病,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对老年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全球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7亿,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翻番。在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4.2%,人口老龄化程度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65%)。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重症的防治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议题。
▏****常见老年重症
一、心血管系统重症
1.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多为发作性胸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背部,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心悸、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
2.急性心肌梗死
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发病前数日可能出现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典型症状为突发的、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下颌、颈部、背部上方等部位,易被误诊。
3.高血压危象
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舒张压超过130mmHg或收缩压超过200mmHg,并伴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损害。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耳鸣、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出现神志模糊、抽搐、昏迷等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视力模糊、心悸、呼吸困难、少尿或无尿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可迅速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衰竭。
二、脑血管系统重症
1.脑梗死
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起病较急,症状常在数秒或数分钟达到高峰。常见症状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若梗死面积较大或位于关键部位,可导致昏迷、脑疝形成,危及生命。
2.脑出血
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通常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症状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常见症状包括突发的剧烈头痛,多为持续性胀痛或炸裂样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呈喷射状;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昏迷等;以及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吞咽困难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三、呼吸系统重症
1.重症肺炎
是指伴有呼吸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的肺炎,病情严重,进展迅速。主要症状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以上,持续不退;咳嗽、咳痰,痰液可为脓性,量较多,部分患者可伴有咯血;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喘息、发绀,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支持。此外,还可能伴有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休克等全身症状,如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患者呼吸困难加剧,常伴有喘息、胸闷,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日常生活如穿衣、洗漱等都可能受到影响。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表现为低氧血症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导致口唇发绀、头痛、嗜睡、昏迷等症状。
三、内分泌系统重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在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等诱因作用下发生。早期症状为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如多饮、多尿、口渴、乏力等,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常伴有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丙酮气味)。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脉细速、血压下降,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终至昏迷。
2.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常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度糖尿病症状。常见诱因有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血管意外、严重肾疾患、血液或腹膜透析、静脉内高营养、不合理限制水分,以及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噻嗪类利尿药等的应用。起病隐匿,最初表现为多尿、多饮,但多食不明显或反而食欲减退,逐渐出现严重脱水和神经精神症状,如表情淡漠、嗜睡、幻觉、定向障碍、偏盲、上肢拍击样粗震颤、癫痫样抽搐(多为局限性发作或单瘫、偏瘫)等,最后陷入昏迷。
▏****老年重症识别技巧
一、观察症状异常
心血管系统重症往往有较为典型的症状表现。当老人突然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且这种疼痛持续不缓解,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也无济于事时,就极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信号。除了胸痛,心悸也是常见症状,老人可能会突然感觉心跳异常,心跳速度过快、过慢或者不规则,这都可能是心血管系统出现问题的表现,像心律失常就常伴有心悸症状。还有呼吸困难,当老人在安静状态下或者轻微活动后就出现呼吸急促、喘息,甚至不能平卧,这可能提示心脏功能受损,比如心力衰竭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脑血管系统重症同样有其独特症状。突发的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是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常见症状之一。言语不清也不容忽视,老人突然说话含糊,表达困难,别人难以理解其意思,这也可能是脑血管疾病的征兆。剧烈头痛伴呕吐更是危险信号,这种头痛往往程度剧烈,不同于一般的头痛,同时还伴有喷射状呕吐,很可能是脑出血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的,必须立即就医。
呼吸系统重症的症状也较为明显。持续高热是重症肺炎的常见表现,体温常常超过39℃,且持续不退。咳嗽、咳痰加重也是重要信号,痰液可能变得浓稠、量增多,颜色变黄、绿甚至带有血丝。呼吸困难则是最关键的症状,老人呼吸频率加快,喘息明显,口唇、指甲等部位出现发绀,这表明肺部气体交换功能严重受损,病情已经较为严重。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多饮、多尿、口渴、乏力等症状突然加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呼气还有烂苹果味,那就要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对于高渗高血糖综合征,老人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同时伴有严重脱水症状,皮肤干燥、弹性差,尿量减少等。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由于身体反应能力下降,重症症状可能并不典型。有的老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可能没有明显的胸痛,只是感到上腹部不适、牙痛或者肩背部酸胀,很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还有些老人患重症肺炎时,可能不发热,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心率加快等,这些非典型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所以家人一定要密切关注老人身体的细微变化。
二、借助简单工具
家用医疗设备在监测老人生命体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血压计是监测血压的常用工具。测量血压前30分钟,老人应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喝咖啡或浓茶,保持情绪稳定,安静休息5-10分钟。测量时,可取坐位或卧位,坐位时手臂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卧位时,血压计也应与心脏保持同一高度。将袖带平整地缠绕在上臂,下缘距肘窝约2.5厘米,松紧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启动血压计后,保持手臂静止,不要说话或移动。每次测量2-3次,每次间隔1-2分钟,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如果老人血压持续高于140/90mmHg,就需要警惕高血压,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或就医治疗。
血糖仪对于糖尿病老人必不可少。使用血糖仪时,要先将手洗净并擦干,然后用酒精消毒采血部位,待酒精挥发后,用采血笔刺破手指取血,将血滴在试纸上,血糖仪会迅速显示出血糖值。不同类型的血糖仪操作步骤可能略有差异,使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一般来说,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mmol/L。如果老人血糖值超出正常范围,且伴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调整降糖方案,并就医复查。
血氧仪可以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脉率,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意义重大。使用时,将手指放入血氧仪的指夹中,注意手指不要夹歪、不能手湿、指甲表面不能有异物,待手指和指夹完全接触后,等待片刻,血氧仪就会显示出血氧饱和度和脉率数值。正常血氧饱和度应在95%-100%之间,脉率在60-100次/分钟。如果老人血氧饱和度低于93%,并伴有呼吸困难、胸闷、头晕等症状,可能提示存在呼吸衰竭或其他严重疾病,需立即就医。
▏****老年重症居家紧急处理方式
一、保持冷静,快速行动
一旦发现老人出现重症症状,要迅速采取行动。第一步就是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准确清晰地告知接线员老人的症状、所在位置以及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时间,为老人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这就要求家属提前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比如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关键时刻这些技能可能会成为挽救老人生命的关键。
二、针对不同重症的处理措施
对于冠心病患者,当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应立即让患者原地坐下或躺下休息,避免任何活动,以减少心脏负担。如果家中备有氧气,应及时为患者吸氧,以增加心肌的氧供。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使用家用血压计和血糖仪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情况,并做好记录,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若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除了让患者保持安静、休息,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外,还应让患者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如果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家属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进行心肺复苏时,将患者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施救者跪在患者身旁,双手交叠,掌根放在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垂直向下用力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高血压危象发生时,应让患者半卧位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如果家中有降压药,可在医生指导下给患者服用,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每隔5-1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若患者出现抽搐,应在患者上下牙齿之间垫上纱布或毛巾,防止咬伤舌头,并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当老人发生脑梗死时,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要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尤其是不要晃动患者的头部,以免加重脑部损伤。如果患者有假牙,应及时取出。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和脉搏等生命体征,若发现患者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脑出血患者的处理同样关键。要立即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头部稍抬高并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可以在患者头部放置冰袋或冷毛巾,以降低脑部温度,减少脑部出血和水肿。切勿随意搬动患者,如需搬运,必须使用担架或平板车,且动作要轻柔、平稳,尽量减少头部晃动。同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援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重症肺炎患者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轻拍患者背部,从下往上、从外向内,有节奏地拍打,以促进痰液排出。让患者吸氧,可使用家用制氧机,调节合适的氧流量。如果患者出现高热,可用温水擦拭患者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进行物理降温,也可遵医嘱服用退烧药。若患者病情持续加重,呼吸极度困难,应立即呼叫120急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时,首先要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一般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以利于呼吸。立即让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以缓解喘息症状。如果患者有吸氧设备,应持续低流量吸氧,避免高流量吸氧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若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立即让患者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适量饮用含糖饮料,以补充能量。同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医生患者的糖尿病病史和目前症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期间,不要随意给患者使用降糖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作者 | 寒梅执业药剂师,就职于知名国家三甲医院三十余年,拥有丰富医护经验。曾多次代表院方外出交流学习,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方面专家,拥有国家级营养师资质,科普爱好者。
初审 | 陈嘉琦、李书豪
复审 | 魏星华
终审 | 韩永林
来源: 吉林科普微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