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给孙子系鞋带,手指刚碰到鞋带就滑开了,像摸到了泥鳅。孙子仰着头问奶奶,你的手怎么总在跳呀?” 张阿姨笑着掩饰:“奶奶老啦,手不听话啦。” 可没人知道,那颤抖里藏着二十多年的煎熬 —— 是端碗时泼洒的热汤,是签字时被划烂的纸页,是抱孙子时怕失手的恐惧。

来自湖南长沙县的张阿姨今年65岁,在过去20多年里,双手总是不受控制地颤抖。用餐时,筷子在她手中疯狂“打架”,饭菜难以安稳送入口中;拿起手机打电话时,那串数字怎么也拨打不出去;就连喝水这个简单的动作,在她这里都变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挑战。这种名为“特发性震颤”的疾病,不仅偷走了她的生活便利,更偷走了她的从容与自信……

什么是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是一种慢性疾病,就是时间很长,不是发病就到最重的情况。

特发性震颤早期一般是以一只手出现震颤开始,数年以后就可以累及同侧上肢,包括双上肢、脖子、下颌、舌头、喉部都可以出现震颤,甚至出现下肢震颤。

特发性震颤虽然不致命,却像一把钝刀,日复一日切割着患者的生活:理发师握不稳剪刀,教师写不了板书,退休老人连公园下棋都捏不住棋子。严重侵蚀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发展可能导致心理障碍。

张阿姨得病期间,尝试很多种方法都没有见效,偶然的情况下,了解到长沙裕湘医院能治疗,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一家人来到了长沙裕湘医院

接诊的是来自长沙裕湘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的陈志军主任,陈志军主任仔细询问张阿姨的病史情况,看着她颤抖着比划 “吃饭掉渣” 的模样,眼神里满是理解:“这个手术能让手重新稳下来,您还能给孙子系鞋带、包饺子。”

张阿姨一家人经过商量后,决定接受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经过术前的评估和麻醉科的配合下,神经外科团队精准操作,手术顺利完成。

经过2周的修养,脑起搏器开机,张阿姨双手抖动的症状消失、效果立竿见影,如今端水、拿筷子夹东西都很稳,张阿姨一家都很高兴!

长沙裕湘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提醒

特发性震颤虽无法彻底根治,但早干预、选对方法,就能让患者重获新生,当震颤影响到正常生活时,患者早期可选择普萘洛尔等药物治疗,但是药物的有效率有限,其中只有不足50%病人用药物能很好地控制症状,其余病人对药物不敏感,治疗效果不佳。

如果患者的症状发展到严重的程度,出现了生活不能自理、四肢震颤、活动困难等症状,则需接受脑深部电极植入手术治疗。对于中晚期患者,脑起搏器手术是首选治疗,术后患者的症状可明显改善,肢体的震颤可明显缓解甚至消失。随着电极的持续刺激,患者可逐渐恢复,生活可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

来源:长沙裕湘医院 神经外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长沙裕湘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