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过大半,开学即将来临,不知道你家娃的作业完成了吗?又到了“神兽”即将归笼的日子,“暑假作业疯狂赶工”即将在全国各地上演,一个人一支笔,一个晚上就能创造奇迹

“一盏灯,一支笔,一边抹眼泪,一边疯狂抄作业——这是无数家庭开学前的“赶作业修罗场”。好笑是挺好笑的,生气也是真的生气,但家长可能不知道的事,孩子放假了赶作业的背后,可能不是“贪玩”,而是注意力缺陷、感统失调等发育行为疾病在作祟。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从拖延到疯狂赶工”:疾病藏在这些细节里

🔍案例1:写5题就要“歇8次”,其实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9岁的小宇整个暑假作业进度为0,开学前疯狂“开夜车”时妈妈发现他写作业5分钟就要上厕所、喝水、盯着题目发呆半小时,,笔帽咬得全是牙印。带去医院检查后确诊ADHD:大脑前额叶发育滞后,导致启动困难、持续专注障碍,孩子不是“不想写”,而是“根本控制不住分心”。

🔍案例2:“写错就撕作业本”,竟然是感统失调在捣乱

8岁的甜甜一写错字就撕作业本,开学前为补作业哭到抽搐。妈妈以为是“完美主义”,医生却指出:甜甜存在触觉敏感+本体觉失调,手指控制精细动作困难(总写错字),触觉敏感让她对“错误”过度焦虑,本质是身体感知系统紊乱,而非性格问题。

二、这些“拖延信号”,别当“孩子懒”

家长常把作业拖延归为**“贪玩、没规划”**,但出现以下表现,要警惕疾病可能:

  • 启动困难:一提作业就找借口(喝水、上厕所),磨蹭1小时才打开作业本(ADHD/抑郁倾向常见)
  • 无限中断:写3题就喊“手酸、眼干”,频繁起身走动(ADHD/感统失调典型表现)
  • 情绪崩溃:遇到难题立刻说“我不会”“我不写了”,甚至摔东西(焦虑症/感统失调伴随的情绪问题)
  • 时间感知错乱:觉得“还有30天”=“还有3天”,开学前才惊觉作业没动(ADHD的时间管理障碍)

三、科学干预:从“疾病根源”解决拖延

第一步:先排查疾病,别盲目自责

若孩子长期作业拖延(超过3个月),且伴随上课走神、动作慢、情绪易激惹,建议到儿童发育行为科做评估:

  • 测注意力持续时间(ADHD筛查)
  • 做感统测试(触觉、本体觉、前庭觉是否失调)
  • 评估情绪状态(是否焦虑、抑郁倾向)

像小宇确诊ADHD后,通过药物+行为训练(如“计时器分段专注法”),2周后能连续专注写作业20分钟;甜甜通过感统训练(触觉脱敏+手部精细动作练习),写错字时也不再崩溃撕本。

第二步:5个家庭干预法,帮孩子“主动作业”

1、用“任务拆解+可视化计划”治“启动难”

把作业拆成小目标:如上午完成数学10题+语文1篇阅读,写在便利贴上并贴在书桌上,完成一个就贴星星(ADHD孩子需要“明确指令”和’及时反馈)。

2、用“感官调节”治“分心多动”

**触觉敏感孩子:**写作业前用软毛刷轻刷手臂(触觉脱敏),穿宽松衣服减少摩擦焦虑;

**前庭觉失调孩子:**写作业前跳绳100下(刺激前庭觉,提升专注力)。

3、用“正向强化”替代“打骂催促”

别再说“你怎么这么懒”,换成“你今天比昨天早10分钟打开作业本,太厉害了!”用具体进步鼓励,激活孩子的“成就感动机”(尤其对抑郁/低自尊孩子有效)。

4、用“环境减法”切断干扰源

书桌只放当前作业的文具,收走零食、玩具、电子玩具;背景音可放白噪音(雨声、咖啡馆环境音),屏蔽外界干扰(适合ADHD/听觉敏感孩子)。

5、用“运动处方”补“大脑营养”

每天1小时纵向运动(跳绳、拍球、游泳),能促进大脑多巴胺分泌,改善注意力和情绪。小宇坚持跳绳后,写作业时的分心次数减少了60%。

四、开学前紧急的补救:3天补作业补崩溃

若已经拖到开学前,用这招“急救”:

  • **按科目优先级排序:**先补数学(逻辑题难临时抱佛脚没用)→语文(作文/阅读可快速补)→英语(单词/抄写易突击);
  • **用“番茄钟法”强制专注:**25分钟写作业+5分钟运动(拉伸/跳绳),循环进行;
  • **家长“陪而不催”:**坐在旁边处理自己的事(如工作),用无声的陪伴减少孩子焦虑。

“孩子作业拖延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发育行为疾病的信号”。儿科医生强调:早发现、早干预,才能让孩子从“被迫赶作业”到“主动完成”,真正解决拖延的“病根”。

当小宇能笑着说“今天作业做完啦”,妈妈的才明白:原来不是孩子“懒”,而是我们没有读懂他的“身体求救信号”。

来源: 成都西南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