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家:余晓雅
单位:汕尾市城区凤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提到糖尿病,很多人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认为患上糖尿病的都是年龄较大的人群。但事实上,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年轻化,30岁的上班族在体检中查出Ⅱ型糖尿病,20岁的大学生因酮症酸中毒而住院,15岁的少年因视力减退查出糖尿病并发症。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下,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早已成为糖尿病的帮凶,在不知不觉中加重胰岛素抵抗,年轻并不能获得糖尿病的豁免权。因此,我们要尽快掌握糖尿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以免被疾病“盯上”。
糖尿病前期胰岛素拮抗症状
糖尿病是由人体内胰岛素缺乏或作用缺陷,引起血糖中葡萄糖浓度升高,是一种常见的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一般可以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Ⅱ型糖尿病是年轻人最需要警惕的类型,胰岛素拮抗是Ⅱ型糖尿病的核心病理机制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习惯密切关联。
糖尿病前期,胰岛素拮抗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生化指标的变化,具体表现包括空腹血糖值略微高于正常范围,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轻度升高,由此可以看出患者近期控制血糖的目标完成的较差。另外,胰岛素抵抗还可能导致血脂异常,如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另一方面是身体症状变化,糖尿病前期,患者可能会感到持续的疲劳,此现象是因为胰岛素反应速度降低,导致细胞无法提取到足够的葡萄糖。另外,体重突然增加,尤其是腹部肥胖,也是胰岛素抵抗的常见体征。由于胰岛素拮抗会影响血糖的稳定,所以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餐后低血糖反应,如头晕、心悸、出汗等;或者感到口渴、多尿等,这是身体在进行自救,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糖分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和指标变化比较细微,往往被人忽视。因此,要定期进行体检,通过专业设备观察相应数据的变化,以便更早的发现和预防糖尿病。
诱发胰岛素拮抗的因素
胰岛素拮抗并不是天生的,它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人,随着年龄增长,细胞代谢能力降低,从而增加患病风险。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缺乏体育锻炼、过度肥胖,会导致身体分泌系统出现异常,糖耐量降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进而诱发糖尿病;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如不吃早饭、多甜食、饮料替代白水等,会迫使胰岛腺分泌更多的胰岛素,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此外,环境因素也不可忽视,如果长期暴露于化学物质环境中,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通常无法治愈,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会给我们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合并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慢性并发症则比较常见,患病率也更多,包括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糖尿病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面对糖尿病,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至关重要,那么,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糖尿病呢?
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措施
采取科学的手段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主要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控制以及密切关注相关指标三个方面。
3.1.药物控制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服用药物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方式。一旦确诊患有糖尿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物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常见的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需要注意,在服用药物期间,患者应当定期监测肾功能、血糖等指标,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
3.2生活方式干预
除了药物治疗外,改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至关重要。在饮食习惯上,要保持营养均衡,每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同时要选择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如谷物、鱼类、蔬菜等,避免过量食用辛辣刺激、高脂肪或高糖分的食物,如罐头、油炸食品等。
合理增加体育锻炼,既能提高身体素质,又能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选择适合的运动。一周进行3-4次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同时,可以适当增加抗阻训练,以便提升基础代谢率。
严格控制体重,避免因肥胖加重糖尿病发病危险。日常可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避免短期内体重有大幅度的变化,以免影响血压、血糖。
吸烟喝酒对血糖代谢的影响非常大,严重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应戒烟限酒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保持心情舒畅,在控制糖尿病方面也起着积极作用。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如压力过大、焦虑,会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导致血糖升高。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也可以维持正常的血糖代谢。
3.3密切关注身体指标
除了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方面的干预外,患者也要密切关注身体的指标波动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可以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首先,要关注血糖指标。患者家中可以常备一个血糖测量仪,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以了解血糖的控制情况。如果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要关注体重变化。患者应定期测量体重和计算BMI,以保持体重在合理范围,避免短时间内体重增长过快,以免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
最后,要关注血压和血脂变化。高血压和高血脂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会引起心血管疾病。因此,应当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水平,以免病情加重,必要时需要就医诊治。
结束语
年轻已不再是“生命的本钱”,我们应该摒弃这种侥幸心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科学的预防手段和控制措施,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让疾病远离我们美好的年华。从现在开始,正确对待糖尿病,保护身体健康不受疾病侵害,努力提高生活质量。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科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