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艺文 河北省唐山中心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王 健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 主任医师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一个健康的宝宝,不仅是夫妻情感交流的重要桥梁,还是家族血统延续的美好希望。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诸多因素为健康孕育蒙上了阴影,比如社会和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频频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备孕夫妇都陷入深深的焦虑:到底该如何做,才能成功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呢?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总体而言,一个健康宝宝的降临要求夫妻双方都具备健康的身体状况,同时在孕育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来自外界的伤害。为此,在准备迎接宝宝前,备孕夫妇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功课。

1.树立适龄生育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往往承受着来自各方的种种压力,推迟生育已经成了很多夫妻无奈的选择。然而,研究[1]表明,男、女生育力均会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当女性年龄超过35岁时,不仅更容易出现受孕困难,而且受孕后易出现胚胎停育、自然流产、胎儿畸形等情况,除此之外,高龄产妇在分娩时母婴面临的风险都会明显增加。而男性在35岁之后,精液质量开始下降,最新研究[2]发现,受孕时父亲的年龄每增长1岁,孩子的基因序列中的新发点突变就可能增加1~2个,即孩子发生遗传性疾病的风险大大提高,并且大龄父亲的后代患精神分裂症或孤独症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因此,为了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有生育计划的夫妇应树立适龄生育的意识,平衡好事业与家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完成生育。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营养均衡

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个人健康息息相关。2024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发布了《育龄人群不孕不育防治临床实践指南》[3],建议育龄人群应在孕前3个月戒烟,并尽量避免接触二手烟、限制含酒精和咖啡因饮品的摄入量,同时,还应调整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情绪。

在饮食方面,育龄夫妻应保证营养均衡,合理膳食,避免高碳水化合物及高脂饮食,减少加工肉制品的摄入。优先选择全谷物、新鲜蔬菜和水果、白肉(如鱼、虾及家禽),并加以适量的豆类和坚果。

此外,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工作组制定的《备孕妇女膳食指南》[4]指出,备孕女性在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应着重注意几个方面:第一,应补充铁元素,一日三餐中应该有瘦畜肉50~100g,每周1次动物血或畜禽肝肾25~50g;第二,食用碘盐;第三,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每日400ug。

备孕夫妇在准备迎接宝宝前,应戒烟限酒、限咖啡;均衡营养,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睡眠和情绪,这些都是拥有健康宝宝的必要前提哦!

3.适度运动,控制体重

《育龄人群不孕不育防治临床实践指南》[3]指出,肥胖可能会使子代出生缺陷(包括肛门直肠闭锁、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先天性心脏病、腭裂、神经管缺陷、脊柱裂、唇腭裂、脑积水和肢体短缩畸形等)风险增加,还可能会造成子代发生精神障碍性疾病(包括多动症、孤独症、认知/智力发育迟缓和行为异常等)、哮喘和白血病的风险增加。

有肥胖问题的备孕夫妇在备孕前应调整饮食结构,适度运动,减轻体重。这样不仅可以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降低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风险,还可以减少宝宝患病的可能性哦!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4.远离有害环境及含有害物质的生活用品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不仅会损害人们的身体,还会导致不孕不育。所以,育龄人群应尽量减少使用含有双酚A的塑料制品,尽量选择不含二氯苯氧氯酚的消毒剂、牙膏、洗发水等生活用品,以及含有这些化学物质的不粘锅(特氟龙涂层)、方便食品包装和涂料等产品。

为了拥有健康的身体,不论是否处于备孕期,大家都应该减少或尽量不吃外卖,选用经国家检测合格的生活用品,这也是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哦!

5.完善身体健康检查

健康的身体是成功孕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育龄夫妻在备孕前,应去当地的生殖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如生殖系统超声、精液检测;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的寄生虫和病毒筛查,如弓形虫、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筛查、内分泌筛查等。具体可咨询专科医生。

身体健康检查是对育龄夫妻身体状况的准确评估,通过检查可以明确夫妻二人目前是否适合怀孕,如果有健康问题,也可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少走或不走弯路,最后成功获得健康宝宝。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参考文献:

[1] Practice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and the Practice Committee of the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Endocrinology and Infertility, Penzias A, Azziz R, et al.Optimizing natural fertility: a committee opinion[J]. Fertil Steril, 117(1): 53-63.

[2] Wood K A, Goriely A. The impact of paternal age on new mutations and disease in the next generation[J]. Fertil Steril, 2022, 118(6): 1001-1012.

[3]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育龄人群不孕不育防治临床实践指南(2024)[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24,44(12):1215-1234.

[4]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膳食指南.备孕妇女膳食指南[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6,19(8):561-564.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