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跃初

提到厨房灶具,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燃气灶——蓝色火焰舔着锅底,开火关火全靠旋钮。但最近几年,一种名叫“电火灶”的新家伙悄悄走进了不少家庭的厨房。它没有煤气管,不用换燃气罐,却能像燃气灶一样“明火燃烧”,甚至热效率比传统燃气灶还高。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电火灶,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又凭什么能成为厨房的新选择。

 

先搞清楚一个关键问题:电火灶的“火”,到底是怎么来的?和燃气灶靠燃气燃烧不同,电火灶的“火”本质是“电弧燃烧”。简单说,它里面有特殊的电极装置,通电后电极之间会产生高温电弧,这种电弧看起来像火焰,温度能轻松达到1200℃以上,和燃气灶的火焰温度差不多,甚至更高。而且它的“火”不是虚的,能像燃气灶一样直接接触锅底,爆炒、炖煮都不耽误——你想颠勺炒个香辣小龙虾,电火灶的火能稳稳“跟”着锅底,不会像电磁炉那样一离开面板就断热。

 

可能有人会问:这不就是“用电的燃气灶”吗?还真不一样。传统燃气灶有个绕不开的问题——热效率低。咱们平时用燃气灶,总能看到火焰飘到锅边,很多热量都散到空气里了,国家规定燃气灶热效率达标线是59%,好一点的能到63%左右。但电火灶不一样,它的电弧是“定向燃烧”的,热量基本都集中在锅底,热效率能做到75%以上,有些高端型号甚至能到80%。这意味着什么?同样烧一壶水,电火灶比燃气灶省时间;同样炒一盘菜,电火灶用电更少。有用户做过测试,用燃气灶烧2升水要10分钟,电火灶只要7分钟,电费算下来比燃气费还便宜一点。

 

除了省能耗,电火灶还有个大优势——安全。燃气灶的安全隐患,很多人都遇到过:忘记关燃气阀导致漏气、煮汤溢出来浇灭火焰引发燃气泄漏、打扫时不小心碰到旋钮开火……这些风险,电火灶基本都没有。首先,它不用燃气,自然就没有“漏气”的问题;其次,现在的电火灶大多带“智能防护”功能:比如锅底离开灶面3秒,电弧会自动变小;如果汤水溢出来浇到电极上,会立刻断电断火;有些还带“儿童锁”,按错按钮也开不了火。对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家庭来说,这一点特别让人放心。

不过,电火灶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好用的。早几年的初代产品,有个很明显的缺点——“火力响应慢”。比如你炒青菜想突然加大火,电火灶要等个1-2秒才能把火加上来,不像燃气灶拧旋钮就有反应。但现在的新款电火灶,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很多品牌用了“高频脉冲技术”,火力调节能做到“毫秒级响应”,拧旋钮的同时,电弧的大小就跟着变,炒起菜来和燃气灶一样顺手。还有以前的电火灶,电极容易积油污,用久了火力会变小,现在的产品大多把电极做成了“防粘涂层”,炒菜溅上的油污一擦就掉,清理起来比燃气灶的炉头还方便。

 

那什么样的家庭适合用电火灶呢?首先是“无燃气管道”的家庭,比如一些老小区、出租房,通不了天然气,用液化气罐又麻烦又不安全,电火灶插电就能用,刚好解决需求。其次是“注重环保”的家庭,燃气灶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少量一氧化碳,电火灶燃烧时没有废气排放,对室内空气更友好,也符合现在“低碳生活”的趋势。还有就是“小户型厨房”,电火灶不用预留燃气管道和排烟道(当然,炒菜还是要装油烟机),安装起来更灵活,甚至可以做“嵌入式”设计,让厨房看起来更整洁。

 

可能有人会担心:电火灶用电,会不会很费电?其实要看你怎么用。前面说过,电火灶的热效率比燃气灶高,同样做一顿饭,它的“实际耗电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比如炒一盘菜用10分钟,火力开到最大,大概耗电0.2度,按民用电价0.56元/度算,只要0.11元;煮一锅粥用30分钟,耗电0.3度,也就0.17元。和燃气灶比,一顿饭的花费基本差不多,甚至有些情况下更便宜。不过要注意的是,电火灶的功率大多在2000-3000瓦,安装时最好单独走一条“4平方的电线”,避免和其他大功率电器(比如电热水器、空调)同时使用,防止跳闸。

 

现在市面上的电火灶品牌越来越多,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怎么选呢?有几个小技巧可以参考:首先看“热效率”,尽量选标注“热效率≥75%”的产品,节能效果更好;其次看“火力档位”,至少要有3个以上档位,满足爆炒、炖煮、保温等不同需求;最后看“售后服务”,电火灶的电极是核心部件,尽量选保修期长一点的品牌,比如电极保修3年以上的,用着更省心。

 

总的来说,电火灶不是“燃气灶的替代品”,而是给家庭厨房多了一个更安全、更灵活的选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它的使用体验会越来越好,价格也会越来越亲民。说不定再过几年,咱们去朋友家做客,看到的厨房灶具,大多都是电火灶了。如果你正在装修厨房,或者想换个更安全的灶具,不妨留意一下这个“厨房新宠”——说不定它刚好能解决你的烦恼。

来源: 科普文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