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家:邓佩婵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高血压作为全球范围内都很普遍的慢性疾病,正在不知不觉中威胁着我们的切身健康,并且目前已经日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其早期症状隐匿经常受到忽视,如果放任发展会给我们的身、心、脑健康带来不可逆的损害,但是您也无需因此而慌张,临床实践表明,科学遵从医嘱,规范做好治疗护理是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的,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病症的出现几率。那么如何与高血压“斗智斗勇”呢?科学护理不可少,接下来就让我来为您介绍相关护理知识,筑牢首道防线。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通常以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来诊断。医学上高血压的定义如下: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程度,可分为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舒张压≥110mmHg。

高血压主要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多数患者都是原发性高血压,和肥胖、高盐饮食、缺少运动等存在着密切关联;继发性高血压则主要是因为肾脏和内分泌失调等而出现,在高血压患者总数内的占比相对较少,同时高血压更加容易在老年群体出现。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危害有什么?有许多人对高血压的危险程度的认识不够充分,实际上高血压是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巨大威胁的,早期是没有任何对应症状的,但伴随时间的推移,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肾、眼等重要器官等都将会受到持续损害,与此同时,长时间的高血压还会导致左心室肥大,有可能继发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此外高血压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诱发主动脉夹层等致命急症。

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提升患者依从性

治疗依从性是相当关键的,在以往的临床工作中,发现有许多患者都会擅自停药,这些患者表示“我血压已经降下来了,不用吃药了。”然而很快血压又会反弹,对于这种现象护理人员通过加强健康宣教,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顾虑,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针对老年患者常出现的忘记服药、重复服药问题,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自行设置手机闹钟,提醒患者按时服药,从而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强化患者自我管理

高血压是相当常见的慢性病,相关护理干预工作不能简单地从医生的视角切入,更加需要强化对患者的指引,要让患者自行积极参与其中,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详细的系统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掌握高血压的基本知识、血压测量方法、药物治疗注意事项以及生活方式干预技巧等。按照患者的实际变化情况,设置对应的管理能力评分,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为其评分,让高血压患者了解自己的情况,从而引起患者的重视。

快速发现并发症

高血压并发症初期症状隐匿,护理人员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患者情况,做到早期识别,如高血压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头胀等情况,有可能血压进一步升高,甚至出现脑部并发症,护士可以指引患者做好血压监测,如血压异常升高并伴有异常症状立即就诊,降低出现并发症风险。

高血压护理的要点

饮食与运动护理

高血压患者的每日饮食必须要得到科学合理的控制,以下是具体建议:①低盐饮食: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酱油等高盐调料,烹饪时可用香料代替。②增加钾、钙、镁的摄入:推荐食物:香蕉、菠菜(含钾);低脂乳制品、豆类(含钙);全谷物、坚果(含镁),这些矿物质有助于平衡钠的升压效应。③控制脂肪和胆固醇:减少动物脂肪、油炸食品,选择橄榄油、鱼类,避免反式脂肪酸(如人造黄油、烘焙食品)。④高纤维饮食: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如燕麦、糙米、蔬菜等。建议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此外,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需同步控糖,肾病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总量。

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建议:①有氧运动为主,每周≧5次,每次30-60分钟。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慢跑(根据体能选择)。②抗阻训练辅助,每周2-3次低中力量训练,如哑铃、弹力带。③避免剧烈运动,如短跑、举重可能会引发血压骤升。④增加日常活动,多步行、做家务、爬楼梯等,减少久坐。运动需循序渐进,运动前后测量血压,避免晨峰高血压时段(早上6-10点)剧烈运动。

戒烟戒酒

无论是抽烟还是喝酒,都会导致我们的血压越来越高,所以戒烟戒酒非常重要,这是减少心血管风险的关键干预措施。那么为什么抽烟喝酒会导致我们的血压越来越高呢?让我来为您简单说明:烟草内含有大量尼古丁,会给我们身体的交感神经带来强烈刺激,导致心率加快和血管收缩,随之而来的就是血压升高;酒精则是有双向作用,少量饮酒是能够短暂扩张血管的,但是长时间和大量喝酒势必会给我们的血管内皮带来强烈冲击,导致血压出现急速升高的情况,同时也会加剧动脉粥样硬化。

所以戒烟戒酒非常关键,如戒烟以后会出现烦躁、失眠等情况,可以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告诉患者这是暂时的身体适应过程,甚至可以为患者提供药物辅助戒烟。

用药护理

用药护理也是非常关键的,患者及家属们需要充分遵从医嘱服用药物。除此以外还需要细致观察患者在使用降压药以后的反应,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对于老年患者或记忆力差的患者,可使用药物提醒工具,如定时药盒、手机闹钟等,帮助患者按时服药。

血压监测护理

血压监测是评估病情与调整方案的主要窗口,护理人员需要为家属和患者提供详细的教育指引,使其能够认识到如何才可以更好地防控高血压。当然,目前许多医院都提倡患者在家中自测,所以也可以使用相关设备,在家中完成自我检查,通常来讲,每天患者都可以测2-3次的血压。

并发症护理

密切关注我们的身体传来的预警信号,当我们出现下列情况的时候,就需要

予充足的关注,如突发头痛呕吐、肢体麻木需警惕脑卒中,若是出现视力模糊,则需要快速前往医院进行排查。日常配合基础护理控制血压达标,能从源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的管理控制并非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我们需要从饮食、运动等多方面共同着手,同时经常性地进行自我血压监测,以此来快速发现自身的血压情况,也方便快速寻找应对的策略。要知道控制高血压并不是我们生活的负担,而是我们拥抱更为美好的生活的开始,只要持之以恒,完全能够将血压稳定在理想区间,像普通人享受运动的畅快、家庭的温馨。所以让我们别再停留,快快动手,从琐碎的行动出发,更好地掌握生活的主动权。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科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