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2023级果树学专业的硕士徐慧男,选择这个专业源于我童年时期目睹奶奶家梨园逐渐荒芜的困惑,我看到老梨树不再结果,果农无奈放弃种植,我就想去振兴特色农业。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2023级农艺与种业专业的硕士孙晓蕾。选择南农,一方面是南农的梨研究在全国名列前茅,在这里,我可以拥有更好的学习平台。另一方面,我从小一直生活在北方,想要有机会可以到南方来学习生活,体会风土人情。在这里,我接触到的老师在科研上很严谨,并且都非常随和,可以理解学生的需求。很多同学会忧虑学农没有未来,但我想说,在这个时代,学农前途广大,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自己所学让农业更加现代化、智能化。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园艺学院果树学专业的博士邵允。我始终觉得农业是一件特别踏实的事儿,特别是现在的农业和之前已经完全不一样,它与前沿科技密切相关,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强农种业振兴,农业早已不是冷门,而是被写进国家战略的热土。农业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但是还有很多地方没有享受到农业科技带来的惠益。所以我也想学点真本事,让种子更好,果子更甜。南京农业大学算是我心里中的一个理想田,100多年的办学历史、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流的科研平台和开放的国际合作,在农业领域尤其是园艺、作物、植保等方向都是全国领先。园艺学院梨团队是国内外知名团队之一,首席专家张绍铃院士几十年如一日专注做梨育种。梨团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在育种、早花、自交不亲和等方向上成果显著。我们有机会参与国家级课题,甚至可以有和国外高校合作的机会。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园艺学院果树学专业的博士生牛明旭。我高考填志愿那会儿,亲戚听说我要去报农学,他们都说你以后要去乡下种田啊,当时是有点动摇的,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农业。南京农业大学梨中心是行业内的金字招牌,历经20年发展,师资力量覆盖从基因编辑到品种改良的多个科研方向。学生都能在导师和师兄师姐的“传帮带”中快速成长,并能亲身参与各种科研项目。搬入新校区后,更是科技感和人性化拉满,比如智慧教室、高精尖实验室设备等,还有南北食堂,汇聚了各种风味的菜品,满足不同的口味需求。我相信,农业的未来是科技与人文交织的星辰大海。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园艺学院果树学专业的博士生严鑫。不知道小时候课本里那篇北大荒的秋天,大家是否还记得,金灿灿的麦田照片,让我萌生了以后从事农业的想法,于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果断选择了农学院。我在参观校史馆时,了解到当年有7个学长联名写血书要去北大荒开荒,后来成为了“北大荒七君子”,这股热血劲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现在农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硬核产业”。张绍铃院士专门研究梨,经常说要用科研成果让梨农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导师。我们教授天团也超级给力,吴巨友教授带我进实验室手把手教,陶书田教授总说年轻人就该大胆试错,张院士把我本科搞地理信息的老底都挖出来了,让我研究气候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我现在天天泡在梨园,帮助老乡增产,看着梨子装箱发货特别有成就感。


出品: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中国农学会 南京农业大学 光明网

审核:芮伟康(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来源: 大国粮策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