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中国长征火箭家族迎来新成员——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首飞。这枚被寄予厚望的火箭,是中国航天为构建低轨卫星互联网“太空新基建”量身打造的关键运载工具,肩负着加速中国星座建设的重任。

“大脑袋”装“大组网”

长八甲最醒目的标志是其直径达5.2米的巨大整流罩,被形象地称为“大脑袋”。相比传统火箭整流罩,它如同“搬家货车”对比“小轿车后备箱”。这个“大脑袋”并非简单放大,而是为容纳低轨互联网星座的大型组网卫星量身定制,通过优化柱段长度,巧妙平衡了卫星包络空间与整箭运载能力,完美契合“一箭九星”的主流发射需求。

“乐高式”模块化升级

长八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模块化设计。它如同“更换手机电池模块”,将基本型的上一代氢氧末级替换为更强劲的新一代通用氢氧末级。这种“乐高式”组合,加上新材料应用,使火箭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运载能力飙升,一举构建起覆盖太阳同步轨道3吨、5吨、7吨级的运载梯队,填补了我国5至7吨级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的空白。

“太空快递”的加速器

为满足商业发射的高效需求,长八甲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开创“新三垂模式”。它颠覆传统整体转运测试流程,并大胆用重型卡车替代昂贵的专用转运平台,大幅降低成本。这一变革将发射后的工位恢复周期从3-4周缩短至7天,单次发射成本显著降低。

2025年7月30日,长八甲成功将低轨06组卫星精准送入873公里太阳同步轨道。面对密集的发射计划,这列“太空高速列车”正全速奔驰。

中国航天的“太空快递”,使命必达。仰望星空,属于数字时代的星辰征途,正由长八甲这样的创新力量加速开启。

(作者:张晓宁 图片来源: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把关专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陈海鹏)

来源: 中国航天报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