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一年里最热的时段已然拉开序幕。面对头顶的烈日,你是否也曾被头痛、头晕缠上,连工作学习的劲头都打了折扣?
别担心,这可不是你一个人的困扰。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高温和大脑健康之间的关联。
高温会对大脑造成伤害
高温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吗?答案是肯定的。国内外诸多研究都证实,高温会给大脑带来不利影响,从影响程度来看,主要分为两类。
**其一,是对大脑功能的干扰。**大脑就像人体的 “总指挥部”,负责统筹认知、情绪、运动等各项活动,而高温会打乱它的正常运转。
比如,国内有研究对 5 万多人开展了 8 年追踪,结果发现,哪怕只在极端高温环境中待 1 小时,人的认知能力就会明显下滑 —— 简单说,就是大脑反应变慢,出错的概率也会上升。
另外,气温和情绪之间存在一种 “倒 U 型” 关系:天太冷时,人容易悲观;天太热时,则容易被愤怒、烦躁等负面情绪包围。
**其二,是引发或加重疾病。**高温既能直接导致疾病,也会让原本就有的病雪上加霜。
直接引发的疾病中,热射病是典型代表,也就是最严重的中暑。一旦患上热射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会出现严重异常,若抢救不及时,很可能危及生命。
而对原有疾病的影响,最常见的比如心脑血管病。国内针对石家庄市 6000 多名患者的研究显示,当气温超过 35℃,由中风(脑卒中)导致的死亡率会明显上升。
在高温天,可以做这些事### 1.科学补水,稳住身体 “水分平衡”
高温天出汗多,别等口渴了才喝水,建议每隔 1-2 小时喝 100-200 毫升温水或淡茶水,避免一次性猛灌;大量出汗后(如户外工作),可加少许盐调成淡盐水,或喝少量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少碰冰饮和高糖饮料,以免刺激肠胃或加重脱水。
二、减少高温暴露,做好 “物理防护”
避开上午 10 点至下午 4 点的烈日时段外出,必须出门时穿宽松浅色衣物,戴宽檐帽、太阳镜,裸露皮肤涂防晒霜;室内开空调时温度调至 26-28℃,定期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闷热环境。
三、警惕中暑信号,及时 “止损”
若出现头晕、心慌、多汗、乏力等不适,立即到阴凉处休息,解开衣物,喝温水或淡盐水;若体温升至 38℃以上、面色发红或苍白,用湿毛巾擦额头、腋下降温,无缓解则及时就医,尤其老人、小孩等人群要格外留意身体变化。
来源: 人民网科普、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