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是否对神奇的水果世界充满好奇?是否好奇超市里香甜多汁的梨子背后藏着怎样的科学密码?是否想用科技改变农业,让香甜的梨子惠及千家万户?而当你咬下一口酥脆的梨时,你又是否想过这背后凝聚着基因组学等多学科的智慧?报考园艺专业吧,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你值得关注的科技梦工厂。这里没有夸张的吹嘘,只有实实在在的硬实力和广阔的发展平台。

这里的核心任务非常明确,解决梨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推动梨科技的进步和整个产业的腾飞。简单说,就是怎么样让梨树结出更好吃、更容易种的梨子。那么这里都有哪些硬核实力呢? 首先说说院士领衔的梨导师团,研究中心的张绍铃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大咖,担任国家现代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从青春年华到两鬓斑白,40年来,他像侦探一样破解着梨树生长的各种谜题。而张绍铃院士带领的梨研究团队堪称梨科技领域的全明星阵容,团队中既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资深教授,又有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的青年才俊。团队成员覆盖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分子、生物学等全领域,形成了老中青结合、产学研协同的创新力量,近五年在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手握10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可以说,这是梨研究领域顶尖人才的“梦之队”。

搞科研不能光靠说,得看真本事、真成果。这里创造了梨产业的六大科技突破。第一个突破是率先解决了梨树自花授粉不结实的科学难题,成功创制梨自花结实性种质。相关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基于S基因型的梨树授粉品种自动配置系统。第二个是领先完成国际首个全基因组图谱和蛋白组全景图谱,破解了梨的“生命天书”,挖掘调控梨树生长、果实品质等关键基因,让梨的品质可以从基因层面进行调控。第三个是革命性液体授粉和梨果脱萼技术,液体授粉技术将传统的两三天的人工授粉缩短到2个小时,梨果脱萼技术使得“”公梨变“”母梨,相关成果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带动20万农户增收。第四个是构建梨种质资源库,保存了1400多份梨种质资源,包括一些濒临灭绝的野生种质,为每个梨品种建立了“数字身份证”。第五个是智慧梨园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AI系统能提前预测梨树生长状况,有望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第六个是分子设计育种平台,像搭积木般组合优良性状,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团队育成的早熟品种,使得梨的上市时间提前,配合保鲜技术,逐渐实现了早中晚熟周年供应。

来这里学习,你能收获什么?加入梨工程技术中心,你获得的远不止一张毕业证书,而是顶尖导师团的手把手指导,是对前沿科技的亲身实践,是在校期间就站在重大项目一线解决真问题,是一流科研训练平台对你学业的有力支撑。

如果你热爱生命科学,对农业科技充满热情,渴望在顶尖导师的指导下成长,并立志于将科研成果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那么,梨工程中心就是你实现梦想的理想起点。来这里,和我们一起用科技为“梨”赋能,让梨香飘得更远,让中国梨产业更兴旺,也让你的人生更精彩。等你来书写下一个“梨”想奇迹!


出品: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中国农学会 南京农业大学 光明网

审核:芮伟康(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来源: 大国粮策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