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禁渔期的解除,虾凭借着丰富的营养及鲜美的口感,赢得不少人的青睐。然而不少宝妈会问:能给宝宝吃虾吗?宝宝多大才能吃虾?宝宝如何吃虾才会更安全呢?

一、能给宝宝吃虾吗?

虾是高蛋白、低脂肪食材的典型代表,营养价值高,其可食用部分的蛋白质占比高达16%-20%,与鱼、蛋、奶等并列为优质蛋白来源。虾肉中的Omega-3脂肪酸、胆碱等成分,促进大脑发育,改善记忆力。同时虾富含钙、钠、钾、镁、磷、锌、硒等多种矿物质,促进宝宝毛发及骨骼生长、提高味觉,有助于宝宝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虾肉松软易消化,适合宝宝食用。

二、宝宝多大才能吃虾?

从宝宝6个月适应米粉、蔬菜泥等基础辅食后,就可以首次添加虾辅食。首次添加时,宝妈们可以让宝宝尝试吃稀薄流动式的虾泥,遵循“单一、少量”原则,根据宝宝个体情况循序渐进,逐渐加量,同时通过改变虾泥颗粒大小,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三、宝宝如何吃虾才会更安全呢?

排除过敏:对于初次吃虾的宝宝来讲,一定要控制食用量,同时观察宝宝是否有嘴巴红肿、皮肤发红、皮疹、腹泻以及呼吸困难等过敏现象。建议过敏观察期至少三天,以避免迟发性过敏发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即刻停止食用。轻微过敏可观察,严重过敏需及时就医。对于海鲜过敏家族史的宝宝,首次尝试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控量控时: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7月龄-12月龄婴儿每周可摄入25g-50g鱼虾类,1岁-3岁幼儿每周可摄入50g-70g。宝宝消化功能个体差异大,对于晚餐吃虾的宝宝,建议睡前至少2小时进食,同时避免一次食用过多,造成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现象。

彻底煮熟:建议宝妈选购新鲜的活虾,煮至熟透,建议沸水煮沸后加热10分钟以上,避免生食或半生食。虾头的虾黄(胃、肝脏等器官)可能富集重金属,也可能残留泥沙或细菌,建议去除后采用清蒸、水煮等健康的烹饪方式,减少油脂和盐分的摄入,更全面保障食品安全。

虾作为营养丰富的优质食材,很适合给宝宝食用。制作时,要避开酱油、味精这类调味料。1岁以内的宝宝,吃原味就好;等宝宝满1岁后,可用香菇粉这类天然食材稍加调味。可以把虾做成虾滑、虾泥、虾丸子,让原本挑食的宝宝,不再抗拒吃虾,还能充分吸收虾的营养。

□温州市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护师王素素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