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敏 西安市第三医院

白 雪 西安市第三医院

审核:常明则 西安市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脑血管病,约占脑血管病的0.5%~1.0%[1],其中育龄期女性发病率较高。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恶心别大意,需要警惕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有哪些表现?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包括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约90%患者可出现头痛,常伴有颅内高压的其他表现如恶心、视力障碍、视乳头水肿、复视等;20%~40%的患者可出现癫痫;20%~50%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偏瘫、视力障碍、复视);约20%出现脑病样表现及意识障碍[2]。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常见的危险因素有遗传性高凝状态,获得性高凝状态(如妊娠、产褥期、高半胱氨酸血症等),感染(如脑膜炎、中耳炎、乳突炎等),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锂剂、雄激素等),以及其他因素。

其中54%的患者在服用口服避孕药,34%为遗传性或获得性血栓形成前状态,2%为妊娠或产褥期女性[3]。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1.诊断方法: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医生一般会先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近期是否有感染、外伤,是否服用特殊药物,女性患者还会询问月经史、生育史、避孕药使用情况等。然后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最常用的是头颅CT和MRI,它们可以帮助医生初步观察颅内的情况,发现是否有血栓形成以及血栓的位置和范围。另外,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诊断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能够清晰显示静脉窦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2.治疗方法: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目标是恢复静脉血流、预防血栓扩展及并发症。主要治疗措施包括:

①抗凝治疗: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一线治疗方法,即使存在颅内出血,也应尽早使用。常用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疗程通常为3~12个月。

②对症治疗:包括控制颅内压(如使用甘露醇)、抗癫痫治疗(如使用丙戊酸钠)等。

③血管内治疗:对于重症患者或抗凝治疗无效者,可考虑血管内取栓或溶栓治疗。

④病因治疗:如控制感染、停用口服避孕药、治疗原发疾病等。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果患有可能导致血液高凝的疾病,如抗磷脂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2.女性特殊时期的保健:孕期和产褥期的女性要定期进行产检,关注身体的变化。如果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对于需要避孕的女性,在选择避孕药时,要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风险和副作用,尽量选择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的避孕方式。

3.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头面部感染,保持鼻腔、耳部的清洁。有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时,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避免炎症扩散。

4.避免外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特别是进行一些高风险活动时,如骑车、开车等,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头部受伤。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能治好吗?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预后因患者年龄、病因、血栓范围及治疗时机而异。它的预后总体较为乐观,75%~85%的患者能够完全恢复;但部分患者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癫痫、视力障碍);5%~10%的患者可能复发,少数重症患者可能因脑疝或多器官衰竭死亡[4]。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长期医学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再发风险。

温馨提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罕见但危险性很高的脑血管疾病,其症状多样且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如果有不明原因的头痛、恶心、呕吐等,一定要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静脉窦血栓形成,正视疾病,早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李蕾,吴希,戴菁,等.中国11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3,22(3):261-269.

[2]SAPOSNIK G, BUSHNELL C, COUTINHO J M,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Stroke, 2024,55(3):e77-e90.

[3]中国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疗指导规范(2021年版)[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2,20(1):4-7.

[4]高泽,张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预后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4):752-757.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