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开展,而手术前一般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者局部麻醉。全身麻醉是由麻醉师将麻醉药物通过患者呼吸道吸入或静脉注射等方法进入患者体内,暂时性让患者的全身痛觉消失,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做完全麻手术,患者回病房后还需要加强观察和护理。这时,我们就发现很多到医院陪护患者的家属对术后护理的要点并不了解,感到很茫然,甚至紧张,不知道从哪里着手。
因此,对于“家属或者陪护如何来配合医护人员实施全麻术后患者的护理?又有哪些观察和防范的要点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我们请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普外科护士长刘莉为大家答疑解惑,以帮助患者家属及陪护掌握术后观察护理相关知识,有的放矢,利于手术患者更舒适、安全和有效的康复。
刘莉护士长介绍,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后的患者,家属陪护时需要配合和协助医护人员进行以下一些常规观察:
1.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患者做完手术后需要安全舒适的体位进行休息,比如平卧位。有些患者手术后在麻醉药物持续作用下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因此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有呕吐则需第一时间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防止呕吐物误吸至呼吸道的现象。
术后,医护人员会给予患者吸氧治疗,此时家属和陪护不可随意调节氧气流量开关,并做好“防火、防热、防油、防震”等四防工作。
2.心电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运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结合医护人员观察,对患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护士会指导家属不能随意触碰监护仪,并指导家属基本了解脉搏、呼吸、血压、氧饱和度的正常范围数值,辅助医护人员观察,如出现低血压、低氧饱和度、心率过快等情况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以把握最佳治疗时期。
3.注意有效控制疼痛。
手术后需要关注患者疼痛情况,如出现疼痛问题,家属可配合医护人员一起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选择非药物或者药物方法来缓解疼痛,利于患者康复。
4.留置引流管的观察:
观察引流管有无扭曲、打折甚至脱落的情况,协助患者翻身时要妥善保护,谨防管路牵拉与脱滑;有负压的要观察引流球是否处于负压状态;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引流量。
5.手术切口局部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手术切口周围有无渗血渗液,周围皮肤有红肿,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医生护士及时排查和处理。
6.静脉留置针的观察:
术后,一般会给予患者补液治疗,家属可及时呼叫护士进行液体的更换等;患者留置针一侧的手可正常握拳、抓取,但勿剧烈活动,不沾水,如有敷贴卷边、汗渍、血渍等情况,应告知医护人员及时更换。
7.留置镇痛泵的观察:
部分患者在镇痛泵使用过程中可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的情况,如出现,可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做出相应处理。
8.术后患者饮食管理:
术后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初期从流质食物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和普通饮食,避免刺激性或难消化的食物,优先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水分。
除以上全麻术后常规观察和护理项目外,还有两项高风险项目需要家属来配合医护人员重点观察和防范:
1.静脉血栓风险防控: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形成血栓,使血管内出现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并可脱落随血流阻塞肺动脉,导致肺栓塞。手术后,患者及家属应配合医生护士进行及时准确评估,评为高风险的患者应遵医嘱预防性进行双下肢气压治疗与踝泵运动等。
2.跌倒坠床风险防控:
术后患者短时内可处于嗜睡或躁动状态,这时需拉好床档,专人陪护,预防坠床。准备下床活动时,注意先平躺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再行走;穿舒适合脚的鞋袜,裤脚不宜过于宽大;专人陪护,必要时借助拐杖、助行器等器械,保障安全,严防跌倒的发生。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微创外科中心普外科 刘莉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