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婷 长沙市第一医院
审核:刘纯 长沙市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当倒春寒的冷风裹挟着残冬的寒意掠过街角,流感病毒却并未随着日历翻页而悄然退场。根据中国流感中心2025年第9周周报数据显示,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下降,以A(H1N1)pdm09亚型为主[1]。这场与病毒的“拉锯战”提醒我们:流感的威胁从未因季节更替而消失,它如同暗流涌动的潮水,总在人体免疫力波动的间隙寻找突破口。流感和普通感冒可不一样,它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更严重,传播速度也更快,人群普遍易感[2],对儿童、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的威胁尤其大。然而,这场“无声的战役”并非不可战胜——通过科学预防、精准治疗和分级管理,我们完全能将流感的威胁降到最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4年流感临床实践指南》[3]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又全面的应对办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怎么科学地和流感“过招”。
流感病毒类型
流感病毒主要有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种。甲型流感病毒堪称“变变侠”,变异特别频繁,经常发生抗原变异,很容易引发全球性的流感大流行,像H1N1、H5N1这些都是它的“杰作”。乙型流感病毒通常只会引起局部地区的小范围爆发,症状相对没那么严重。丙型流感病毒就比较“温和”了,大多是散发性感染,症状很轻微。因为流感病毒每年都可能“改头换面”,所以及时关注最新的流感防治信息非常重要。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流感治疗要点
(一)非重症流感患者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4年流感临床实践指南》对非重症流感患者的治疗推荐有了重要更新。以往常用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在普通流感患者(无高危因素)中不推荐使用。对于有较高风险进展为重症流感的非重症患者(如年龄≥65岁,或患有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免疫抑制等疾病),指南建议可考虑使用玛巴洛沙韦。研究表明,玛巴洛沙韦能更快缓解症状,加速患者康复[4]。需要注意的是,该药必须在流感症状(如发热、咳嗽、肌肉酸痛等)出现后的48小时内尽早服用,才可能发挥有效作用。对于无高危因素者(如健康成年人)不建议使用玛巴洛沙韦。指南调整基于一项纳入73项随机对照试验(34332名受试者参与)综合对比多种药物效果后得出结论[4]。
(二)重症流感患者治疗
一旦确诊或疑似为重症流感患者,尤其是感染高死亡率流感病毒(如H5N1等)的人群,指南推荐首先使用奥司他韦进行抗病毒治疗。最好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开始服用,这样可最大程度降低重症风险,提高治愈机会,但超过48小时仍建议使用。近期一例成功救治案例为防控工作带来重要启示:在加拿大一名感染H5N1的青少年重症病例中,患者在发病后第4天开始使用奥司他韦,并联合其他抗病毒药物以及体外膜肺氧合等综合治疗措施,最终实现康复[5]。
(三)避免抗生素滥用
对于症状比较轻、合并细菌感染风险低的患者,指南强调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专门对付细菌感染的,对流感病毒根本不起作用。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治不好流感,还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耐药性增加等副作用,影响身体健康。
三、流感预防攻略
(一)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每年世界卫生组织会依据全球监测数据预测下一年度流行病株,指导各国生产和更新疫苗组分。接种后身体能产生保护性抗体,大大降低感染和重症感染的风险。重点接种人群包括6月龄以上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60岁老年人、医务人员、托幼机构/学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看护人员[6]。
日常防护措施
手卫生: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的基础操作,用肥皂洗手至少20秒,还需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眼睛、嘴巴和鼻子,因为这些地方可是病毒进入人体的“便捷通道”。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内侧或纸巾掩住口鼻,防止飞沫喷溅,避免传播病毒给周围人。
环境清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门把手、桌面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减少病毒存活时间。
个人防护:流感高发期,前往人员密集和密闭场所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降低感染概率。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营养;保证7小时睡眠,让身体充分休息;坚持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保持积极心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这些都能有效提升免疫力,对抗流感病毒。
(三)抗病毒药物预防:对于暴露于流感病毒且未感染的极高风险人群(年龄≥85岁;存在多重高危因素,如:免疫抑制+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建议尽快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评估使用抗病毒药物预防。但对于低风险人群不推荐常规预防用药。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预防用药需在暴露后48小时内启动,超时无效。
(四)出现症状后的应对措施
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如突发高热、呼吸困难、持续呕吐等,需尽快前往医院就医。确诊为流感后,应在家中隔离,尽量待在单独房间,分餐饮食,避免传染家人。居家期间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利于痰液排出。如果发烧了,可采用温水擦拭身体这种物理降温方法,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千万不要擅自用药,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来治疗。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四、总结
科学应对,流感可控!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4年流感临床实践指南》的核心是“早预防、早治疗、精准用药”。高危人群应及时接种疫苗,出现症状后遵循医嘱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流感并不可怕,只要掌握科学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就能从容应对,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国流感中心. 2025年第5周第842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R]. 2025.
[2]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等.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医生版) [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4, 39(12): 881-95.
[3]WH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influenza [R]. 2024:1-242.
[4]Gao Y, Zhao Y, Liu M, et al. Antiviral Medications for Treatment of Nonsevere Influenz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JAMA Intern Med. 2025 Mar 1;185(3):293-301.
[5]Jassem AN, Roberts A, Tyson J, et al.Critical Illness in an Adolescent with Influenza A(H5N1) Virus Infection. N Engl J Med. 2025 Feb 27;392(9):927-929.
[6]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J].中国病毒病杂志,2024,14(01):1-19.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