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人体最灵活的关节,却也是最容易“闹情绪”的部位之一。一次用力过猛的运动、一个不经意的姿势,甚至年龄增长,都可能让它疼痛、僵硬、活动受限。
益阳市中心医院骨外科四病区(关节与运动医学骨病专科)以“关节守护,运动无忧”为核心理念,带您认识肩关节痛,科学应对,重获灵活肩膀!
一、肩膀为何频频“抗议”?常见元凶揭秘
1、“冻结肩”(肩周炎):
特点:肩膀逐渐僵硬疼痛,像被冻住或“生锈”的门轴,尤其夜间痛醒是典型信号。
易患人群:50岁左右人群(又称“五十肩”)、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患者、肩部长期制动者。
过程:通常经历疼痛期、冻结期、解冻期,可持续数月甚至1-2年。
2、肩袖损伤(肩部“安全气囊”破损):
特点:抬肩无力(尤其侧举、后伸)、夜间痛、特定角度疼痛,可能听到弹响或摩擦感。
原因:长期反复过顶动作(如打球、游泳、擦窗)、急性外伤(如跌倒手撑地)、自然退变。
重要性:肩袖肌群像安全气囊,包裹稳定肩关节,损伤后严重影响功能。
3、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膀里的“拥挤”):
特点:手臂上举60°-120°时疼痛最明显(“疼痛弧”),感觉骨头在“打架”。
原因:肩峰下空间狭窄,肌腱(尤其是肩袖)和滑囊在抬臂时反复被挤压摩擦,引发炎症疼痛。
4、其他原因:
肩关节不稳/脱位:多由外伤导致,感觉肩膀“要掉出来”。
肩锁关节炎:关节软骨磨损,活动时疼痛、摩擦感。
颈椎病:颈部神经根受压,疼痛可放射至肩部(需鉴别)。
钙化性肌腱炎:肌腱内钙盐沉积引发剧痛。
胆结石/心脏病:疼痛有时可牵涉至肩部(少见但需警惕)。
二、 肩膀“报警”,何时该看医生?
疼痛持续超过2周,休息无好转;夜间疼痛严重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如梳头、穿衣、摸后背困难);肩部无力,抬不起手臂;肩关节肿胀、发热或明显畸形;有明确外伤史(如跌倒、拉伤)
专业诊断是关键!医生会通过详细问诊、体格检查(检查活动度、力量、诱发疼痛动作),并结合X光、磁共振(MRI)等影像学检查,精准揪出疼痛根源。
三、 “关节守护”方案:个性化阶梯治疗
医疗团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运动需求、损伤类型及程度等,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1、保守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的首选):
科学休息与调整活动:避免诱发疼痛的动作(如过顶、提重物)。
精准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止痛药缓解疼痛炎症。
物理治疗(核心!):冲击波等消炎止痛、促进修复。
专业手法治疗:关节松解术、软组织松解术改善僵硬(尤其冻结肩)。
个体化运动康复:专业康复师指导进行肩袖肌群强化、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关节活动度练习,这是恢复功能、预防复发的基石。
精准注射灌注治疗:向炎症部位(如肩峰下滑囊、肩锁关节)注射消炎药物+玻璃酸钠注射液,快速缓解疼痛,增加润滑剂。
2. 微创关节镜手术(当保守治疗无效时):
优势:创伤小(几个钥匙孔大小切口)、恢复快、视野清晰。
适用情况:中重度肩袖撕裂、肩峰下撞击(肩峰成形术)、盂唇损伤(Bankart修复)、肩关节不稳、冻结肩松解、清理严重炎症或游离体等。
术后康复:系统化的康复计划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四、 “运动无忧”秘籍:守护肩关节,预防疼痛
1、运动前充分热身:
动态拉伸肩袖和肩胛带肌肉。
2、强化肩袖肌群:
弹力带内旋、外旋练习是基础。
3、注重肩胛骨稳定性训练:
如YTWL字母操、俯身划船(动作标准是关键!)。
4、保持正确姿势:
避免长期含胸驼背、耸肩用电脑或手机。
5、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或负荷。
6、运动后拉伸放松:
静态拉伸胸肌、背阔肌等。
7、中老年人关注肩部活动:
日常做手指爬墙、钟摆运动,维持关节灵活性。
肩关节痛不是小事,早诊断、早干预是避免病情加重、恢复功能的关键!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杨瑞琪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益阳市中心医院 杨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