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澧县中医医院脾胃肝病科接诊了一位 75 岁的张奶奶(化名)。她 2 个月来反复腹胀、腹泻,直到出现腹痛才来就诊。做CT检查发现横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三处环腔狭窄,做肠镜取活检后最终确诊为直肠腺癌。

张奶奶和家人最大的疑问是:“为什么平时身体很好,一发现就已经是癌?肠镜到底能做什么?”

今天,我们就以张奶奶为例,把胃肠镜这件事一次讲清楚。

一、胃肠镜是什么?

通俗地说,胃肠镜就是一条自带冷光源和高清摄像头的“软管子”。

**胃镜:**从口腔进入,可细看食管、胃和十二指肠;

肠镜:从肛门进入,可一路探查直肠、结肠到回盲部。

它可以“看见”黏膜的每一条血管、每一处凹陷,还能直接取活检、切息肉、止血、放支架等,所以被医生称为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二、谁应该做?

请记住“症状+年龄+高危”三条线

1. 有症状

胃痛、反酸、吞咽不适、不明原因消瘦、贫血、黑便、便血、大便习惯突然改变等。

2. 到年龄

无论有无症状,推荐 40 岁起做一次结肠镜筛查。

3. 高危人群

家里有人得过胃癌、肠癌、息肉病;

自己以前有萎缩性胃炎、肠息肉病史;

长期吸烟、大量饮酒、喜腌制食物、肥胖、2 型糖尿病。

张奶奶就属于“症状+高龄”双重信号,但一直没有引起重视,错过了早期干预窗口。

三、检查怎么做?

1. 检查前:吃得对、拉得净

胃镜:禁食 6–8 小时,可少量清水送服降压药;

肠镜:提前 1–3 天低渣饮食,提前一晚口服泻药(具体在医生指导下服药),直到排出清水样便。

2. 检查中:普通 or 无痛

普通:全程清醒,有胀气、恶心感,可耐受;

无痛:静脉麻醉,“睡一觉”完成,需家属陪同。

四、误区澄清

“CT 能代替肠镜”? CT 可提示占位,但无法取活检、切除息肉,早期表浅病变更易漏诊。

“老人做肠镜危险”? → 只要心肺功能稳定,麻醉医生评估合格,80 岁以上老人也可安全完成检查。

五、建议

1. 把胃肠镜当作一次“健康体检”,而不是“最后手段”;

2. 40 岁还没做过胃肠镜?今年就给胃肠道一次“年检”;

3. 若已出现报警症状,别再“等等看”,立即就医。

来源:澧县中医医院 脾胃肝病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澧县中医医院 脾胃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