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脏病加重,大家都知道要控制心率、血压、血脂。可是,这些指标光正常可不够,心脏病患者还要进一步降低这些数值才行!为什么要控制这些指标?控制它们是如何让心脏获益的?控制在多少才合适?我们这一次就来说清楚。
一、控制心率
正常的心率范围是每分钟60-100次,但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心率则要控制的低一些,医学指南推荐要把静息心率控制在每分钟55~60次。一项涵盖近万患者的研究显示,当心率≥70次/分,全因死亡率增加40%,心率每增10次/分,心血管事件风险上升16%。
把心率控制的慢一些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心跳分为收缩和舒张两个时期,而舒张期是给心肌供血的主要阶段,一旦心率加快,舒张期时间缩短的最为明显,心肌供血量便会大大减少,此外,心跳越快,心肌的耗氧量也会增加,都会诱发心肌缺血的出现。因此,医生会通过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来降低心率、延长舒张期,增加心肌的血液灌注时间,改善心肌供血。
有些心脏病患者就害怕了,说自己平时一干点啥心率就上去了,这岂不是很危险?大家不用担心,这里所说的控制静息心率,也就是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在日常生活中,运动、情绪激动、饮酒、咖啡、喝茶都可能导致心率暂时性增快,这些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二、控制血压
虽然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高于140/90mmHg,但冠心病患者如果合并高血压,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血压降低更低一些,降压目标定为130/80mmHg。因为更严格的降压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高压每降低10mmHg,冠心病风险下降17%!
为什么控制血压这么重要?因为随着血液流动,血流会不停地冲击血管壁,引起动脉血管内膜的损伤和弹力纤维断裂,并且血压越高,这种损伤就越严重。这种损伤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管壁上形成血栓;而且,当然处于高血压时,神经中枢功能紊乱,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也会直接损伤动脉血管壁,甚至引起冠状动脉痉挛,都会诱发冠心病。
降压药的种类很多,如何选择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呢?首先要选择长效降压药,也就是说明书里要求一天吃一次的药物,这种降压药可以做到持续平稳降压,避免服药间歇的血压波动对血管造成二次伤害;其次,可以选择联合用药,不同降压药的作用机制不同,各有利弊,联合用药可以扬长避短。最后就是要坚持长期服用,即便血压已经降到正常值,也不能擅自停药。
三、控制血脂
血脂正常了,为什么还让心脏病患者继续服药降血脂?特别是血脂中的最为重要的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化验单中的正常范围是3.4mmol/L以下,但医生却要求有冠心病史的高危患者降到1.8mmol/L以下,仍会反复犯病的极高危患者降到1.4mmol/L以下。因为降脂越严格,心脏病发病风险越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降低1mmol/L,心肌缺血风险降低11%,超过6年甚至可以降低36%。
为什么把血脂降得更低这么重要?因为化验单上的正常值只是针对大众“一刀切”的参考值。实际上,不同人身体健康的情况不同,降脂要求也不一样。冠心病患者服用降脂药不仅是为了降脂,更重要的是为了稳定冠状动脉的粥样斑块。因为斑块不稳定甚至破裂是导致心脏病发作的核心原因,而化验单上的正常值不足以达到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必须进一步强化降脂才行,才能起到对冠心病的控制作用。
而降脂药的种类很多,比如降低胆固醇的基础药——他汀,还有联合强化降脂时所用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各种麦布,以及口服药物不达标时所用的PCSK1抑制剂——各种叫做单抗的针剂等等,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降脂要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搭配。
我是心血管内科张医生,如果喜欢我的科普文章,就请点赞吧!还可以转发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关注我还可以看到更多心脏病的健康知识!
来源: 心血管内科张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