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一周内连续接诊3例误吞硬币的患儿,年龄在2-5岁,均通过胃镜成功取出异物。
误吞异物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其中硬币占比最高(约70%)。消化内科医生陈宇桥为大家科普胃镜取异物的全过程、风险及预防措施。
为什么胃镜是取异物的“黄金手段”?
1.哪些情况必须胃镜取出?
硬币卡在食道:24小时内必须取出,否则可能压迫导致溃疡、穿孔。
纽扣电池、磁铁、尖锐物:电池2小时内可腐蚀消化道,需急诊胃镜!
异物滞留超过3-4天未排出:可能嵌顿在肠道。
(注意:若异物已进入小肠,可能需腹腔镜或手术,胃镜无法到达!)
2.胃镜取异物的优势
无需开刀,通过口腔进入,创伤小;
精准定位,高清摄像头可清晰观察异物位置(食道、胃或十二指肠);
可取出硬币、纽扣、电池、别针等,适用性广,成功率高达90%以上。
(▲图:胃镜取异物)
胃镜取异物全程揭秘
发现误食异物后,立即采取的措施:
1.禁食禁饮:
防止异物进一步移动或造成二次伤害(如穿孔、梗阻);减少胃内容物,避免术中呕吐导致误吸。
2.影像学检查:
X光或CT定位异物,但塑料、木制品可能不显影。
3.全身麻醉:
儿童配合度低,通常采用短效静脉麻醉,睡一觉就做完。
麻醉苏醒后观察2-4小时,确认无出血、穿孔即可回家。
1-2天内进食软食(如粥、面条),避免刺激性食物。
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1.能不能等孩子自己拉出来?
<1cm的光滑异物(如小硬币):可尝试等待(约3-5天),但需每日检查大便。
>1cm、尖锐物、电池:必须立即就医,不可等待!
2.胃镜会伤害孩子吗?
现代儿童胃镜技术成熟,风险极低,常见轻微并发症:
喉咙轻微不适(1-2天恢复)。
极少见黏膜擦伤(通常自愈)。
预防远比治疗重要!
1.高危物品上锁:硬币、电池、磁铁、首饰等放入儿童无法打开的盒子。
2.玩具安全检查:避免小零件脱落(尤其3岁以下儿童)。
3.进食时保持安静:避免跑跳、大笑导致呛噎。
4.教育孩子:告知“不能吃非食物”,示范“吐出来”的动作。
消化内科主任罗玉兰紧急提醒:
若孩子误吞:
1.电池、磁铁、尖锐物→立即送医!
2.硬币、纽扣→若出现呕吐、拒食,需“24小时内胃镜取出”!
转发给更多家长,让孩子远离消化道异物伤害!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李雅冰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李雅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