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里的餐桌被海鲜占领,因为公公是渔民,正值海鲜高峰期,每天出海回来都收获满舱,所以顿顿享受海鲜大餐。海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作为一名护士,今天就不和大家唠叨那些“海鲜要新鲜吃,别吃太多”的老掉牙常识了,咱聊点不一样的。
就拿公公辛苦打来的如蛤蜊、扇贝这些贝类海鲜,它们就像小小的“重金属过滤器”,在滤食时,铅、镉等重金属可能在体内累积。别慌!正规渠道的贝类,都经过严格检测,重金属含量大多在安全范围,但来源不明的,那就像开危险盲盒。虽然咱买的正规渠道的海鲜一般没啥问题,可架不住天天吃,时间长了,还是存在潜在风险的,而且贝类海鲜里还可能藏着副溶血性弧菌等细菌和寄生虫,一定要煮熟。有次婆婆烧蛤蜊,差点火候,老公跑厕所跑到怀疑人生。
再聊聊海鲜界的“补钙花旦”——虾。虾的蛋白质和钙含量在线,可它体内的嘌呤也不少。对有些特殊人群来说,这虾虽能补钙,却得“悠着点”吃。比如有肾结石病史的朋友,就得注意啦。虾里的嘌呤在我们身体里“一番折腾”后,会产生尿酸。而尿酸和钙要是在肾脏里“碰头”就要“搞事情”,有可能增加肾结石复发的风险。所以有这方面困扰的朋友,虾虽美味,可别贪多。健康小伙伴就有口福了,虾是补充优质蛋白和钙的“天选之子”,吃起来嘎嘎香。
另外,像大型的深海鱼,公公有时也能捕捞到,但这类鱼,比如大型金枪鱼体内可能会富集汞。汞是神经系统的“天敌”,特别是孕妇和儿童,过多摄入可能影响胎儿和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孕妇在选择海鲜时,像小型的海鲈鱼、沙丁鱼会更安全,它们的汞含量相对较低。另外,像三文鱼、鳕鱼等,富含Omega -3脂肪酸,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血液黏稠度,有益心血管。
最后和大伙分享一个有意思的事儿,我家那位淘气的“钮钴禄氏”婆婆有高血压,却对蘸酱吃海鲜情有独钟。很多人都跟她一样喜欢用各种酱料配海鲜,但是高血压朋友选酱料可得多留心。像虾酱这种高盐海鲜酱,味道浓郁,可钠含量高得吓人。这不我家这位亲爱的“钮钴禄氏”婆婆,没忍住多蘸了几口虾酱,嘿,血压立马就跟她来了个“速度与激情”。所以,高血压患者不妨选低盐的柠檬汁、醋汁来搭配海鲜,既能去腥提鲜,且更有益于健康。
朋友们,以上就是我这个护士带来的别样海鲜健康经,希望大家别只“专情”海鲜,偶尔来点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多样搭配,营养更均衡。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