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热射病”这个词总会频繁出现。很多人知道它是中暑的“升级版”,会让人发烧、昏迷,但很少有人了解,热射病还可能悄悄影响我们的精神状态,甚至引发精神障碍。

近日周爷爷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躯体疾病精神科(男)**门诊就诊,科室主任、主任医师唐丽接诊后,详细了解到陈爷爷前几天在40°C左右的高温下去走亲戚后,当天晚上陈爷爷就发烧了,体温高达41°C,家属立即把爷爷送到了当地医院进行治疗,当地医院诊断为:热射病。

经过几天治疗,可是陈爷爷最近几天突然急起乱讲,讲话东一句西一句,不认识家人,生活不能自理,行为冲动,整晚不睡觉,家属无法管理,当时,唐丽主任给陈爷爷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精神科专科检查,诊断为:热射病所致精神障碍收入病房进一步治疗。

躯体疾病精神科(男)唐丽主任医师带领我们大家一起来聊聊这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什么是热射病?先搞懂“病根”

简单说,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当环境温度太高,人体产热多、散热难,体温飙升到40℃以上,身体的器官就像被“高温烘烤”,大脑、心脏、肾脏等都会受影响。

而大脑对高温特别敏感。我们的精神活动(比如情绪、思维、行为)全靠大脑神经细胞正常工作,一旦高温持续“攻击”大脑,神经细胞受损,精神状态就可能出问题。

热射病怎么“搅乱”精神?这些表现要警惕

热射病引起的精神障碍,可能在发病时出现,也可能在康复后慢慢显现,常见的有这几种情况:

1、意识混乱,像“断片”一样:发病时可能突然糊涂,认不出家人,说话颠三倒四,甚至分不清白天黑夜。比如有人中暑后,一直念叨“要去上班”,其实当时是半夜。

2、情绪失控,变得“暴躁”或“蔫蔫的”:有的人事后会突然情绪激动,一点小事就发火;也有人会变得特别萎靡,对什么都没兴趣,甚至莫名想哭。

3、出现幻觉或怪念头:少数人会看到不存在的东西(比如觉得眼前有虫子飞),或坚信一些奇怪的想法(比如总觉得有人要害自己)。

4、记忆力变差,像“丢了一段记忆”:尤其是发病前后的事情,可能记不清,比如忘了自己是怎么中暑的,甚至刚说过的话转身就忘。

哪些人更容易中招?别掉以轻心

虽然热射病人人可能遇到,但这几类人要特别注意:

1、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的人(比如环卫工人、建筑工人);

2、老人、小孩、体质弱的人;

3、本身有基础病的人(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或正在吃某些药物(比如退烧药、抗抑郁药)的人。

这些人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一旦中暑,大脑更易受损,精神障碍的风险也更高。

关键:预防热射病,就是在保护精神健康

热射病引起的精神问题,大多是“可防可控”的,核心在于别让自己中暑到那么严重的程度:

1. 别硬扛高温:气温超过35℃时,尽量减少户外长时间活动,尤其是中午10点到下午4点。

2. 及时补水补盐:出汗多了不仅要喝水,还要喝点淡盐水或运动饮料,避免电解质紊乱(这也会加重大脑负担)。

3. 发现中暑,立刻降温:一旦出现头晕、心慌、浑身无力等中暑前兆,赶紧到阴凉处,用湿毛巾擦身体降温,别等到体温飙升才处理。

4. 生病后别大意:如果真的得了热射病,哪怕退烧了,也要多休息几天,观察自己的精神状态。如果出现前面说的意识混乱、情绪异常等情况,及时去医院,医生可能会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或心理疏导来帮助恢复。

最后想说:高温无小事,身体和精神都需要“清凉”

热射病离我们并不远,它不仅是身体的“高温警报”,也可能是精神健康的“隐形威胁”。夏天做好防暑,不仅是为了不发烧、不昏迷,更是为了让大脑保持清醒,让情绪稳定如常。

记住:热天里,对自己“懒一点”“娇惯一点”,就是对身体和精神最好的保护。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躯体疾病精神科(男) 肖丹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