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高温与潮湿交织
不仅体感闷热难耐
我们的皮肤也正经历着重重“烤”验
——从反复发作的脚气
恼人的汗斑
到蚊虫叮咬后的红肿瘙痒
再到空调房内外温差引发的干燥敏感……
夏季仿佛成了各类皮肤问题的“高发季”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专家为大家拆解夏季高发皮肤病的成因,详解皮肤干燥、敏感肌护理、瘙痒应对等核心问题,更有科学的洗护策略、晒斑防护等实用干货,帮你在湿热夏日里稳住肌肤状态,远离皮肤烦恼!
夏季高发的皮肤疾病
夏季因温度高、湿度大,皮肤面临更多考验,多种皮肤病呈现频发特点。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由于温暖潮湿的环境利于真菌活跃生长,皮肤表面的真菌感染进入活跃状态,像脚气、手癣等症状会加重;夏季因天气闷热,汗斑及马拉色菌毛囊炎也较为常见,这类疾病由马拉色菌感染引起,该真菌易在头面部、前胸、后背等出油多、出汗多且闷热潮湿的部位活跃。
虫咬皮炎
夏季蚊虫增多,尤其多见于小孩,他们在蚊虫多的地方活动后,叮咬处易出现大包,甚至水泡,部分毒蚊毒虫叮咬还会导致大片红肿和刺痛。过敏体质者在湿热的夏季更难熬,湿疹、特应性皮炎易加重,抓挠后皮疹会进一步恶化。
夏季皮肤护理
夏季皮肤护理也面临挑战,出油多、日晒多易引发日光性皮炎,皮脂腺分泌增加会加重痤疮,加上夏季聚餐饮酒、吃烧烤等习惯,头面部痤疮在这一季节也容易爆发。
夏季皮肤干燥的原因与应对
夏季室内外环境交替对皮肤是大考验,室外高温可能引发热射病,而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温度过低,皮肤在冷热交替中难以及时适应,频繁的温湿度变化易导致皮肤干燥、屏障功能受损。空调房内空气干燥会加速皮肤水分蒸发,突然到室外又会使血管扩张,因此正确保湿和修复皮肤屏障很重要。
皮肤是半透膜,表面有皮脂和角质层,大量喷水会让皮肤水合、增加通透性,虽即刻湿润,但环境干燥会导致水分很快流失,反复喷会让皮肤水分流失更快。正确做法是无需频繁喷,晒得明显时可湿敷或敷面膜,且喷后要吸干肉眼可见的水滴,保留角质层湿润,再涂抹维E乳等保湿乳液,利用油脂成分减少水分蒸发,避免皮肤屏障破坏。
敏感肌的成因与应对
敏感肌通俗来说就是皮肤外观无异常,但会有紧绷、刺痛、干燥、瘙痒及受刺激后易泛红等不适,其根源是皮肤屏障平衡被破坏。
一方面,过度清洁是诱因之一,频繁清洁、卸妆,损伤皮肤表面油脂膜和角质层,进而破坏皮肤屏障;另一方面,医美操作如光子嫩肤、皮秒、果酸治疗等会对皮肤屏障造成损伤,因此需明确适应证。
当出现敏感肌症状时,首先要找出原因,改善清洁和医美操作习惯,避免继续损伤屏障。其次,皮肤护理核心在于清洁、防晒和保湿这三方面。
清洁需控制频次,选择适合自身肤质的产品,洗完后不紧绷、不干燥且无未洗净感为宜。保湿方面,夏季可用乳液,秋冬用霜剂,可选择含透明质酸、神经酰胺等与自身皮脂膜成分相近的药妆品牌产品。
防晒在夏季尤为重要,科学防晒需注意时段,10点至下午3点紫外线强时需加强防护,去海边、滑雪等紫外线暴露量大的场景尤其要做好防晒;而秋冬或春夏早上8、9点可适当晒太阳。
夏季皮肤瘙痒的原因与应对
皮肤瘙痒也是很多人会遇到的皮肤问题。夏天的皮肤瘙痒可能是夏季皮炎导致,与天气热、紫外线暴露、湿度有关,越晒越热越痒,抓挠后会出现皮疹,治疗可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炉甘石洗剂,同时进入空调房降低温湿度也能缓解。
游泳人群瘙痒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泳池水含氯等杀菌成分,会刺激皮肤,敏感体质者易瘙痒;二是频繁泡水后若未做好护肤、抹油,会导致皮肤干燥瘙痒。此外,户外游泳若紫外线过敏且防晒不到位,也可能引发瘙痒。
夏季皮肤炎症与洗护策略
夏季出油出汗多,皮肤毛发表面易滋生灰尘和微生物,可以适当增加清洁频次,但建议洗澡不超过一天一次,水温不宜过烫,且全身无需都用肥皂、沐浴露,出汗多的部位少量使用即可,过度清洗会破坏皮肤屏障,尤其特应性皮炎患者和运动后的小孩,频繁洗澡会加重湿疹皮炎。
洗头同样不宜超过一天一次,因为洗得越勤,油脂被过度清除,皮脂腺会收到指令加速分泌,导致越洗越油。
在区分出油、毛囊炎和脂溢性皮炎方面,单纯出油表现为毛囊孔扩大、皮肤油腻、头发打结,与紫外线、饮食(油腻、辛辣、甜食、奶制品)、作息不规律、压力大等有关,调控这些因素可减少油脂分泌。
出油多会引发毛囊炎和脂溢性皮炎,毛囊炎是毛囊炎症,表现为头皮上的红疙瘩、脓包;脂溢性皮炎则是红斑伴细小皮屑,伴有瘙痒,二者均因油脂分泌多导致细菌、真菌过度繁殖。
需做好清洁、饮食作息调整和防晒,还可使用含二硫化硒的功能性洗发产品,每周一到两次即可,持续使用每周一次,频率过高会刺激头皮。
夏季晒斑与注意事项
晒斑也是夏季多见的皮肤问题。晒斑是与紫外线相关的皮肤斑,紫外线是皮肤老化的重要因素,除皱纹外,色斑也是常见问题。
常见的晒斑包括雀斑,紫外线会让其颜色加深、数量增多;还有脂溢性角化(老年斑),并非只有老年人会长,30岁左右防晒不好的人,在脸、手等光暴露部位也可能出现,初期是平的褐色斑,边界清楚,随时间会凸起形成老年疣,早期可通过光子等物理治疗改善。紫外线还会加重黄褐斑,黄褐斑位于皮下更深层,病因更复杂,与紫外线、激素水平、情绪等有关,治疗也更复杂,严重时需使用处方药。
汗斑是真菌感染性疾病,因真菌嗜油嗜汗,多出现于腋下、胸背部等多汗多油部位,有细小糠皮样皮屑,刮取皮屑可检出真菌,需抗真菌治疗,且它不是晒斑的一种,与脂溢性皮炎的区别在于汗斑是褐色而非红斑。
运动后会出现红色或皮色的风团,瘙痒明显,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退,民间称为运动性荨麻疹,医学上称为胆碱能性荨麻疹,本质是运动诱发血管内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导致,可口服抗过敏药控制,发作期应减少运动。
专家特别提醒
从真菌感染到虫咬皮炎,从干燥敏感再到晒斑困扰,夏季皮肤问题虽多,但只要找对原因、用对方法,就能轻松应对。
记住清洁别过度、保湿要精准、防晒讲科学,再结合饮食作息的合理调整,就能为皮肤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盾”。
希望本期节目分享的知识,能让你对夏季皮肤护理有更清晰的认知,在这个热烈的季节里,始终拥有健康清爽的肌肤,尽情享受夏日的美好与活力!
科普专家
李厚敏
皮科主任医师
擅长:感染与免疫,皮肤真菌感染,炎症性皮肤病
来源:BRTV京津冀之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审校:李冠妍
排版:郑延坤
来源: 国民健康管理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