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军军先生著作《健康微言》,品读之下,知皆来自其知识碎屑的积累,是数十年刻刻留心采撷的保健知识精华汇成。
梁启超曾见一清代名学者的著作手稿,皆为纸条粘贴拼缀而成,此多年读书思考之精华,不断删改,调换,排比目次,终成杰构。
顾炎武《日知录》,也是积久才采得一条,多年颠扑不破,才成文固定下来。
《健康微言》中养生保健知识的零珠碎玉,需要极有毅力的铢积寸累、日就月将,始克有成。且需极有匠心的勾稽排比,将千头万绪、凌乱纷杂的知识点,精心的串珠缀玉,才能成为一件统一、华美的金缕衣。
万军军先生早年学中医出身,却也因为工作需要在特定年代学习了西医。我以前习见和这方向相反的是“西医学习中医”,南昌的医学界还编写有这种活动的教学小册子,至今藏书淘书时尚能遇到孑遗。
明清数百年间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演进;西医学中医、中医学西医,这是东、西方医学思维方式的碰撞,是对物质和疾病的不同认识的互相审视。
万军军书中能感受到这种开阔的心胸,他的书中并不全是中医的名物,而对疾病、身体的解释有大量的西医的物质名词,而且有些解释别开生面,用中医不能解释透彻,西医却能令人豁然明白。如多晒太阳以补阳气,以中医解释则充满玄学,而万先生以光中紫外、红外对身体的影响来作喻,则今人瞬间即理解。
人之寿命上限多少,书中有几种解释,一是传统中医的《黄帝内经》言“度天年乃去”,即以一百二十岁为上限;另三种乃西方知识体系的观察法:以细胞分裂次数、周期算;以哺乳动物之性成熟期以及生长期与生命长短比来算。认为人之寿命,高可至一百三十余岁或一百七十余岁。
今天尚有擅长AI之诺贝尔奖得主科学家,以人工智能解析DNA蛋白分子构成,亿种结构秘密,皆批乱解纷,迎刃而析,十数倍、百倍速度研发新药,称没有治不好的病,则人之岁数,更破前三种制约。
即使无近日所出现之AI研法,前三种中,以中国中医天年说,即无法解释印度尼西亚之活到一百四十余岁而不愿活之老者的笑话事例,因其已经过了天年120岁的天花板,即中医框架已框不住这种,理论知识体系即有缺陷。而万军军书却能在兼顾中、西的情况下,将其纳入全书知识体系下进行解释。
中国医生并不盲目排外,中医系统内也有关注西学、吸收新知的良好传统,清末民国医学家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即早期代表,万军军先生自序也揭明了自己这种态度,书中有很多问题确实是以西医理路解释。
然万军军先生并不背离中医经典,谈起医理、养生诀亦援引《内经》条文,孟诜《食疗本草》等,四季养生法及食物的五色、五味、五行、五脏搭配理论,当然更是不离中医经典。
万先生世家南昌城南,为塄上万家,族中代出杏林人物,其曾祖父即在进贤门外铁树坡悬壶济世。中国古言“将不三世”,带兵打仗,一将成名万古枯,到了三代,怨气所积,是大凶的事。王翦后人王离,以此慨叹。即武圣关羽,亦未逃反噬。而对于中医,中国却古言“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以一代为医,经验的积累,治疗的效验,还差着历史的反复证明,三代则足以获更加信赖,这里面有着技法的传承,万军军先生是世医了。
近百年西方文化进入南昌,依然是循着利玛窦的中国方略,以办西医医院方式进入南昌城,以客观疗效取信于民,逐渐推广其文化价值体系。故南昌旧城北德胜门外的美以美会为背景的江西人民医院的前身,城南进贤门外的法国圣类思医院,逐渐凭借医术融进南昌人的生活,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医疗方式,也逐渐改造并形成这座城市东和西、新与旧交融的性格。
万先生的祖上在城区开医馆,很快就开辟了确实有效的接种牛痘防治天花业务,可以看到一个传统医人对新知的悦纳和接受。万军军此作中的中西交融兼收并蓄,也可以认为是其家族思想的又一个印证。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这个民族并不顽固守旧,而是在历史的大势中追逐新知,拥抱新知,与时代前进的步伐同频,保有不断前进的活力,并且世代不断创造新知,中西会通,期臻大同。
孔子删《春秋》,极重微妙写法,下笔如山重,论是非,定邪正,历代称微言中乃有大义。
艾睿祺作篆书“微言大义”
万军军先生著“微言”,了解其家世,乃可深体味出这济世救人、继故融新的大义;《健康微言》中密集的健康知识点,要细细体味,并且真正落实于身,“微言”中其实也会有大益。
2025年7月29日应宗强於青山湖西中大观天庐藏书楼
来源: 科普C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