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对着早餐摊的二维码轻轻一扫,“嘀”声响起,热气腾腾的煎饼果子到手。午休扫码解锁共享单车,精准定位带你穿梭。工作中扫码登录云端,与千里之外同事协同办公……这看似简单的“扫一扫”,你以为扫的只是一个黑白方块?不!你指尖每一次轻触,都依托着一整套支撑中国迈向网络强国的核心科技基石。这基石并非天然存在,而是源于国家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面对严峻挑战、持续攻关所取得的重大突破。
困境:便捷“扫一扫”背后的国家需求与挑战
曾几何时,我们面临诸多掣肘:信息传输慢、定位依赖他人、算力不足。二维码虽小,其承载的即时支付、精准定位、海量数据处理需求,对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提出极高要求:
信息“堵车”:早期网络速度慢、延迟高,难以支撑亿万人瞬时扫码形成的数据洪流。
定位“受制”:高精度定位依赖国外系统,存在安全风险,严重限制了本土应用的创新空间。
算力“饥渴”:东部数据密集能源紧,西部能源富集缺场景,造成全国算力资源供需与能源分布严重错配。
因此,为保障国民数字生活安全便捷,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这一构建网络强国的核心科技基石,成为国家迫切需求。
攻关:铸就支撑“扫一扫”的三大科技基石
面对挑战,中国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展开了系统性攻关,逐步构建起支撑“扫一扫”乃至整个数字社会的核心科技基石。
基石一:看不见的“信息高铁”,让扫码瞬间通达
每一次扫码支付、解锁、登录,信息都如闪电般奔流。这背后,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的5G网络铺设的“信息高铁”。截至2023年底,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1162万个,其中5G基站为337.7万个,实现了“县县通5G”。试想,没有这张覆盖城乡的超级网络,山区孩子如何通过扫码接入高清课堂与千里之外的名师“面对面”?医生又如何远程操控设备,为危在旦夕的生命争分夺秒?你指尖的每一次扫码,都依赖于这条坚实的信息高速路。
基石二:苍穹之上的“中国坐标”,为扫码精准导航
当你扫码解锁单车,它能精准停在指定区域;当你扫码叫车,司机能迅速找到你的位置——这离不开头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向全球提供服务,这套完全自主可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苍穹之上编织的精密坐标网,构成了高精度位置服务的核心基石。从共享单车电子围栏的厘米级精准管理,到万吨巨轮的越洋航行,再到抢险救灾中的生命通信,“北斗”将国家信息安全的命脉和位置服务的主动权牢牢筑在了我们自己的基石之上。没有它,扫码带来的“精准世界”将无从谈起。
基石三:驱动未来的“算力心脏”,处理扫码洪流
你扫码产生的数据、千行百业运行的海量信息,最终涌向何处?答案是“东数西算”工程构建的超级算力网络。2022年,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通过构建一体化新型算力网络,将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进行计算和存储。这如同为整个数字经济体打造了一个强大的“算力心脏”和“智能中枢”,不仅优化了国家能源格局,更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驱动未来的核心引擎注入了澎湃动力,夯实了智能时代的算力根基。你每一次扫码积累的数据,都在参与塑造这个更智能的未来。
这些深埋于地、高悬于空、运转于西部数据中心的“基石”,共同托举起远超个体便利的宏伟“智慧大厦”。
朋友,当你再次习惯性地“扫一扫”时,请记住:你指尖的微光,连接的不仅是当下的便捷生活,其背后更是国家以5G为轨、北斗为标、算力为芯、创新为魂,一砖一瓦垒砌起的网络强国宏伟大厦的基石!这基石之上,正生长着智慧工厂、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的参天大树,重塑着我们的生活和中国的未来。
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高诗媛
审核: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业务主管 陈晶
来源: 科普话强国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